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一碗蕈油面,半生虞山情

黄澜

    本文字数:1282

今年暑假,有外地的朋友来常熟游玩。我带她去了虞山,尚湖和红豆山庄。到了中午,我准备安排大餐好好招待,这个朋友认识好多年了,第一次见面,远道而来。我在手机上搜索附近的餐馆,朋友说,下午还要去玩呢,也不要搞得多么复杂,就挑你们当地的特色美食吧,我猛然就想到了小时候最爱吃的蕈油面。

其实,每个常熟人的心中都有一碗面,这碗面清淡素雅,没有过多的浇头,没有丰富的点缀,却莫名让人心安。金黄的色泽给人一种“家的味道”。尝上一口,往往“鲜掉眉毛”,原来素面也可以如此惊艳,令过往食客赞不绝口,也让来过这里的人再也忘不掉。如果用一种食物来代表常熟味道,我想非蕈油面莫属。

蕈油面顾名思义,蕈是主角。所谓“蕈”,是一种生长在松林中的野生菌类,以鲜为名,对于采蕈,当地老饕常常称为“捉蕈”,一个“捉”字,可见蕈这种食材的可遇而不可求。蕈以鲜美为名,李渔曾在《闲情偶寄》中提到:“求至鲜至美之物于笋之外,其惟蕈乎!”清代的顾仲也曾在《养小录》记载:“香蕈粉。香蕈,或晒或烘,磨粉入馔内,其汤最鲜。”在民间,也流传着“尝过松树蕈,三日不思荤”的说法,一颗小小的松树蕈,成就了虞山的一方美味。

常熟人的早晨是被一碗蕈油面唤醒的。当第一缕阳光穿透薄雾,照进古城的小巷,天微亮的清晨,一碗碗色泽金黄的蕈油面被陆续端上餐桌。如丝缎般光滑的蕈油覆盖在白玉般的面条上,细长的面条错落有致地交织,仿佛大自然的精心编织。蕈油的香气夹杂着松树的清新,仿佛瞬间置身山野,田野的微风轻轻拂过鼻尖,带来一丝丝麦香,微妙而多重的口感让人彻底苏醒,沐浴在晨光之中,心生温润踏实之感。

说起蕈油面的由来,是偶然之得,亦是虞山之缘。当年常熟兴福寺的僧人进山寻觅食材,无意中发现松树蕈的存在,便以此物作为食材,或熬汤或做成素面浇头,发现竟鲜美异常,于是蕈油面便长久地流传下来,成为虞山一绝。说起兴福寺,还有另一个渊源,“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熟记多年的《题破山寺后禅院》,说的也正是兴福寺。当味蕾与记忆中的碎片重合,这味道之上,又多了一层绵密厚重之感。

蕈油面看上去鲜亮、油润,与一众面食同放在一起,外形上可能并不出众,甚至极易被忽视。但趁热入口,却瞬间惊艳,家常之中又带有偶然之喜,芳香、回甘、鲜美等各种滋味的交织融合,带给人富有层次的味觉体验。色泽与味道的反差,又何尝不像虞山,远看质朴无奇,而当真正涉足,深入虞山,了解虞山的人物与过往,会恍然发现滋味无穷、丰厚天然。

一碗蕈油面,是无数虞山人的回忆,也是无数后来者的寻觅。远方的好友听说蕈油面的鲜美,不顾路途遥远,奔波近千里来到常熟,第一站便是去虞山兴福寺旁的老面馆,往露天古树旁的竹椅一坐,点上一碗正宗的蕈油面,边叹着“鲜绝”边回忆着过往生活,这蕈油面里,又融合了太多岁月的味道。

七溪流水皆通海、十里青山半入城,虞山高卧,曲水径流,绵延相汇,山水相和,常熟这座小城,在山与水的滋润之下,也如蕈油面一般,经久绵延,越品越有回甘。

朋友离开常熟时,我问她此行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她说常熟的风景很美,文化底蕴深厚,还有就是味道难忘的蕈油面,真的是太好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