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水韵圣碑古村美

孔 涛

    本文字数:1269

前段时间,老家的村干部打来电话说,我们村家庙的两块明代石碑都找到了,被安放在修葺一新的西支河畔的村民活动小广场一隅,为村落增添了历史文化内涵,再加上乘美丽乡村建设的东风,广场周边建设了花坛、配备了健身器材、安装了休息坐椅等,既文明、又实用,传统村貌焕然一新,广场也因此有了一个诗意的名字——圣碑水韵广场。

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家族、每一个村庄都有其平凡琐碎而又让人回味无穷的历史。苏北偏远村庄修祠堂的常见,有家庙的村庄并不多,但我的老家丰县西北孔店村以前就有一座家庙,却不幸拆毁于十年文化浩劫的动乱之时。

父亲在世时经常提及家庙,那里也是他小时候的学堂。家庙坐落在老丰单官路北、西支河岸边。现在想来,既为家庙,规模肯定算不上多么气势恢宏,但在老人们眼里非常神圣和自豪,一提起来总有讲不完的故事。家庙占地约十余亩,院内松柏葱郁。正殿三间,房顶上有公鸡和鲤鱼等瑞兽,内侧门额上有一块木匾,上书“派衍尼山”四个大字,据说是清朝的一位县令所书。大殿正中供奉着孔子神像,两边是“天下文官祖,历代帝王师”的对联。东西偏殿各立有一座石碑,东间是庙碑,记载着建庙的时间、原因、过程及筹建人,西间是执照碑,记载了建庙用地的四至范围等。

每当谈起庙院门前还有一块照壁,额书“圣旨”二字,两边刻有“文官下轿,武官下马”的字样,我们一群娃娃总是围着问:是不是还有“不下就打”四字?老人们装作生气的样子,“对不听大人话,不好好学习的孩子,该打的要打”,说着就做出脱鞋底打屁股的动作,我们便嬉笑着一哄而散了。

村庄因家庙衍生了一年一度的庙会,每年农历二月初三逢会,其时,球类杂耍表演、手工制作、针头线脑、小吃零食,凡有所想,无所不有,许多商户提前两三天就要来占地儿。那时古老的丰单官路在村中东西贯通,小村是往返丰、单两县之间的一个重要歇脚点,沿街有饭馆、客栈、旅店等店铺分布,这也正是孔店村名的由来。

我的祖宅就在当街,小时候奶奶常讲,我们家就是开店的,提供住宿,有时候也为住店的提供些手擀面、零食、散酒之类的。今年春节,我们十几位堂兄、叔伯兄弟小聚,我推说不善饮酒,还有一位堂兄调侃:咱老爷爷就面条子都能喝半斤,到你这怎么不能喝酒了?

后来,家庙虽没,但文化印记却深深地留在了每一位孔姓族人脑海中,我有时候也会给女儿讲一些口口相传、被赋予无限遐想的故事,如家庙上的石碑具有天气预报功能,如果第二天有雨,头一天石碑就会往外渗水等。现在想来,应该是一种自然的现象吧。再如家庙被拆后,一家刘姓住姥姥家的在原址建了房、安了家,沾了文气,三个儿子均考上了大学。一家飞出了三只“金凤凰”,那还了得?刘家请电影班子放了三天露天电影,倒是真有其事。

参加工作后,国家倡导发掘传统文化,恰好我那时正在县宣传文化部门工作,孔店怎么建了庙?庙碑上到底记载了些什么?一直是我心头的一个结。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与县博物馆的朋友提起,他们欣然与我一同前往,其时,执照碑为残碑,下半截不知所去,庙碑也没落在距离原址不远的一处院子荒草丛中。由于石碑的石材为青石,质地很好,357字的碑文,历经近400年风雨变迁,竟无一字损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