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展非遗力作 传工匠精神

扬州非遗珍宝馆探秘

王槐艾

    本文字数:3080

 

流淌两千年,纵横六千里,大运河以水为笔,以史为墨,写下壮丽诗篇。作为大运河的始筑地,运河与长江的交汇点,2500多年来,古城扬州汇集了众多工匠在这里精心创作,一件件稀世珍宝从这里出发远航。这既是文脉和精神血脉的延续,也是工匠精神的传承。如今,扬州拥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4项、国家级非遗20项、省市级非遗逾百项,大师级工匠人才数百名。为了展示非遗珍宝,传承工匠精神,今年4月,扬州建成并开放了全省首个非遗珍宝馆,以各种全新的方式演绎、诠释以及融合时间留给这座城市的珍宝故事和这个城市的工匠精神。

扬州非遗珍宝馆位于北护城河北岸的旅游集聚区,占地面积0.4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23万平方米,分地下二层,地上五层,内设中国印刷博物馆广陵分馆和中国玉器馆、中国剪纸馆、中国漆器馆等汇聚而成扬州非遗珍宝馆。扬州非遗珍宝馆以收藏展示扬州工艺美术精品、文物艺术精品,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和弘扬工匠精神为宗旨,围绕“非遗表演、非遗展示、非遗传授”这一宗旨,采用声光电等现代多媒体技术,以开展工艺美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数字化保护展示,举办相关展览、演出,开展国内外交流合作,研发文创产品,开展相关社会服务和教育培训为主体业务,构建了融“保护、生产、传承、利用、展示、交流”于一体的沉浸式非遗产品产学研一体化平台,推动扬州精品非遗与工艺美术能够活力展现、活化利用、活态传承,让历史文化“活”起来,以“能听、能看、能动、能感”的“活态”形式,集中展现在市民和游客面前。

 

版上山河——雕版印刷技艺

 

雕版印刷技艺古称版刻、梓行、雕印等,是指将文字、图像反向雕刻于木板,再于印版上刷墨、铺纸施压,使印版上图文转印于纸张的特殊技艺。历史上的扬州,是文献中最早明确记载出现雕版印刷的地区之一。千年以降,扬州刻书业在全国享有盛誉,能工巧匠云集,是雕版印刷技艺向海外传播的地区之一。 如今的扬州,是我国保存雕版印刷技艺最完整、最有代表性的城市。2006年5月,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申报的扬州雕版印刷技艺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009年9月,由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牵头,联合南京金陵刻经处、四川德格印经院代表中国申报的中国雕版印刷技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雕版印刷技艺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以刀为笔,刻印古今,版上山河,绵延不绝。扬州非遗珍宝馆展示的雕版印刷展品都是大师之作,传世珍宝,包括金刚经卷轴、《唐诗三百首》活字本、《毛泽东评点二十四史》等。

 

雕版印刷大师陈义时

 

妙聚他山——扬州玉雕精品

 

玉,石之美者,象征着美好与纯洁、尊贵与美德。中国自古崇尚玉器,爱玉、赏玉、藏玉,由此逐渐形成独特的玉雕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由古至今,扬州一直是我国玉器重点加工区,素有“天下玉、扬州工”的美誉。扬州玉雕经历秦汉、唐宋、明清三个发展高峰期,传承至今,成为中国玉雕的杰出代表。扬州玉雕工艺在几千年的传承中形成了浑厚、圆润、儒雅、灵秀、精巧的特色,展现了秀丽典雅、玲珑剔透的艺术风格。2006年6月,扬州玉雕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扬州非遗珍宝馆的玉雕展品都可谓是镇馆之宝,其中有:碧玉屏风《山高水长》、翡翠《螳螂白菜》、黄玉《黄山》、白玉《济公》、白玉籽《千禧链瓶》、加拿大碧玉《清明上河图》等等。

 

巧夺天工——扬州漆器髹饰技艺

 

扬州漆器源于战国,兴于秦汉,盛于明清,发展于当代,至今已有两千四百多年的历史。扬州漆器历史悠久,品种齐全,技艺精湛,风格独特,蜚声中外。扬州漆器具有明显的地域性,扬州的气候条件为扬州漆器的制作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环境,扬州的人文环境更是扬州漆器长久传承发展的源泉。扬州漆器以生漆为载体,融绘画、雕刻、镶嵌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于一体。与中国漆器的其他流派相比,扬州漆器既具有南派漆器隽秀精致的制作手法和工艺,在产品的造型和气势上又常见北派漆器的雄浑和博大。2006年6月,扬州漆器髹饰技艺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扬州非遗珍宝馆的漆器珍宝都是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精品之作,展品包括:点螺《运河明珠》大对瓶、纯雕漆蓬莱春华地屏、刻漆《清明上河图》地屏等等。

 

百花齐放——多项非遗集中展示

 

扬州剪纸是南方剪纸的代表,技艺精细,富有神韵。扬州剪纸借助各种线条,用二维空间的形式表现三维空间的内容,注重物象的“轮廓”和“细剪”,其风格特征可以概括为“秀、灵、雅”。2006年,扬州剪纸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09年10月,扬州剪纸作为中国剪纸的重要组成部分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扬州刺绣的画意仿古绣和神韵写意绣,在绣坛独树一帜。仿古绣以历代名人字画为蓝本,表现出古朴高雅之意境、清和闲适之神韵;写意绣要求绣师们灵活运用各种针法,表现出中国画的笔墨精神。

2014年11月,扬州刺绣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金银细工制作技艺是艺人在金银器上,运用压型、雕塑、雕錾花、砑光、烧蓝等工艺,制作首饰、配饰、器皿、摆饰等金银工艺品的技艺。扬州金银细工传承了古代的坩埚熔炼技法、雕錾刻花技艺和扬州铜镜的砑光工艺,工艺精细、工序复杂、题材丰富,制作出的金银器清秀典雅、精湛细腻、雅俗共赏。2008年6月,金银细工制作技艺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扬州通草花是以通草为原料,经漂白、裱草片、染色、捏瓣、粘花、做叶子、传干子、栽盆或装镜框、整理等多道工艺流程,制作而成的一种特色工艺品。2007年3月,扬州通草花制作技艺入选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扬州非遗珍宝馆在展示非遗珍品的同时,秉承“沉浸式领略非遗之美”的建设原则,践行“向世界讲好扬州工匠故事”的发展使命,集中展示了一批扬州非遗工匠的技能技艺、创作故事、绝活绝招、精品之作。

剪纸大师张秀芳,江苏省首批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扬州剪纸代表性传承人。所剪花鸟虫鱼,线条婉转流畅、风格清新秀丽、构图新颖别致,繁中有简、虚中有实、静中有动。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形成了秀丽灵巧、细腻传神、刚柔相济、雅俗共赏的独特风格。 雕版印刷大师陈义时,雕版印刷技艺项目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从事雕版工作近50年,功力深厚,技艺精湛。真、草、隶、篆等各种字体雕刻自如,特别擅长宋体和楷体字的雕刻,兼有北宋版的整齐庄重、南宋版的秀劲圆润和元代版的妩媚柔润。

 

剪纸大师张秀芳

 

张秀芳作品

 

玉雕大师顾永骏,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多年来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又在题材、结构、技法上不断创新,设计创作了一件又一件闻名遐迩的玉雕佳作,2007年被确定为第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漆器大师张来喜,全国劳动模范、扬州漆器髹饰技艺省级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张来喜研制了许多高、精、新雕漆作品,熟练掌握高、中、低浮雕技法。

 

玉雕大师顾永骏作品

 

刺绣大师吴晓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2014年度中国工艺美术行业典型人物,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刺绣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擅长仿古山水绣,水墨写意绣的设计和制作。通草花大师戴春富,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深得通草花艺术的精髓,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金银器制作大师曹国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金银细工制作技艺扬州代表性传承人,高级工艺师,扬州市工艺美术大师,全国手艺之星。对贵金属珠宝镶嵌、镂空、平面錾刻,立体錾刻,钢模阴阳錾刻等制作工艺流程集于一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