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暑期档”内需释放 促消费乘势而上
本文字数:1163
时至仲夏,暑期开启。记者注意到,近期以来,中央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纷纷部署,抓住暑期消费旺季,推出美食节、不夜生活节、暑期乐购节等系列活动,发放餐饮、家电等多领域消费券,加大优惠补贴力度,推动消费乘势而上。同时,更多长期举措也在酝酿出台,筑牢消费持续增长基础。
夜幕降临,海口白沙门文创市集热闹了起来。来自河南的游客郑女士一家四口第一次来到海南度假,专门过来“打卡”。“这里的美食非常多,不负期望。”她说。
作为海口新晋的网红夜市,白沙门文创市集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小吃、来自泰国等东南亚国家的地道美食以及琳琅满目各具特色的手作,吸引大量市民与游客前来体验。
还有不少城市夜骑风行。近段时间,有“不夜城”之称的广州骑行量明显增长,较暑期前提升20%,从19点一直持续到凌晨2点,热度不减。北京路、珠江新城、动物园等各类吃喝玩乐消费集聚区人气足,成为骑行的热门选择。
人流涌动也带动消费增长。美团数据显示,暑期以来,以堂食餐饮、休闲娱乐、酒店民宿等为代表的生活服务品类在“晚7点”迎来全天订单最高峰。从商圈来看,上海迪士尼、重庆解放碑、长沙五一广场、重庆观音桥、成都春熙路成为全国夜间消费最为活跃的五大商圈。以重庆观音桥为例,夜间消费额较去年同比增长约60%。
各地夜经济活跃成为消费市场的一抹亮色。事实上,今年以来消费持续恢复,走出上扬曲线。此前,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今年以来,国内消费市场加快恢复。一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6.6%,重新成为经济增长第一拉动力。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2.7%,1至5月增长9.3%,比1至4月加快0.8个百分点。
这一趋势还在持续。近期以来,端午、暑期等消费旺季接踵而至,进一步激发消费潜力释放。7月6日,中国商业联合会发布7月份中国零售业景气指数显示,7月份,中国零售业景气指数为50.1%,连续7个月维持在扩张区间。
“这些活动贯穿端午节、暑期,甚至延续更长时间,将为消费市场增添更多信心和活力。”束珏婷说。
商务部研究院流通与消费研究所研究员关利欣分析,暑期消费集合了假日消费、夜间消费、体验消费等多种场景,有利于培育户外休闲运动、绿色智能家居、文化旅游等消费热点。
展望全年,市场普遍预计,在相关促消费政策支持和活动的叠加作用下,全年消费有望实现稳增长。其中,海通证券研究报告预测,随着经济复苏和政策发力,消费基本面有望逐步改善。政策以大宗消费品为抓手带动消费增长,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将达8%至9%。
中国商业联合会分析也认为,今年以来,租赁经营类零售业景气指数整体一路走高,以商业零售为主,整合现代服务业、生活服务业的元素,应用数字化技术,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反映零售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开始形成。
在商务部研究院副研究员洪勇看来,各方面积极因素的累积将为我国消费市场持续增长、内需潜力释放积蓄动能,进一步打牢消费增长的基础。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