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不符合现实科学逻辑的电影情节

    本文字数:863

通过电影可以学到许多知识,但电影里的知识并非都靠谱,有的甚至很荒谬,完全违背了客观规律,没有科学依据,比如:

鲨鱼因一滴血而接近人?

鲨鱼的确拥有非常好的嗅觉,但是电影里夸大了它的能力。有些鲨鱼的确可以检测到浓度为百万分之一的血液,但考虑到海洋之大,这根本不值一提。有实验者在1.6公里的范围内测试了鲨鱼对人血的反应,结果发现他们似乎并没有太过于强烈的反应。

有人拥有精准的摄影记忆?

在许多电影和电视角色中,以摄影精确度记忆事物的能力经常出现比如《金装律师》和《龙纹身的女孩》,但事实上并不可能。现实中的确有一些人拥有更为强大的记忆,叫自传体记忆,全球只有不到100人存在这种能力,虽然他们的记忆能力很强大,也达不到摄影记忆那么完美。

太空中,太阳看起来非常黄?

很多科幻电影里,经常会出现一些来自外太空的太阳的画面,通常呈金黄色。我们在地球上看到的太阳的确是黄色的,可这是因为我们的大气扭曲了它的颜色,在太空中太阳其实是白色的。

老鼠最喜欢的食物是奶酪?

流行文化中,老鼠最喜欢的食物被设定为奶酪,但这其实不符合科学逻辑。在一项非科学测试当中,实验人员为实验老鼠准备了切达干酪、花生和葡萄的拼盘,结果发现,几乎每一次老鼠都直奔花生,还吃了一颗葡萄,却从未吃奶酪。

激光在太空中非常明显?

在诸多的科幻电影里,发射激光的武器是极为常见的,太空中的激光会显得极其的耀眼,比如《星球大战》中,太空飞船战斗中随处可见的激光束。可实际上,因为太空中没有大气,所以没有粒子可以散射光,因此,激光束并不可见。

将DNA长期保存在树脂中?

《侏罗纪公园》中,科学家们从被叮咬过恐龙的蚊子身上提取了恐龙的DNA样本,这只蚊子被保存在了树脂当中,然而,这根本就不科学,因为经过上亿年,DNA早就降解了,树脂根本就没有办法将其完好的保存下来。真正有可能找到恐龙DNA的地方,是永久冻土之中。

太空远距离进行即时通信?

诸多电影中都可以看见人们在太空中与地球上的亲人进行实时交流。可这明显违反了现实当中的物理定律。即便是以光速发送消息,火星与地球的信息传递也需要12.5分钟才足够。

 陈珺

DNA没法长期保存在树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