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端午是一条河

    本文字数:1190

丘艳荣

 

最初,端午是一轮红日。中国素有太阳崇拜的传统,原始社会的先民们在与太阳长期共处中观察到,太阳能促进花草树木和农作物的生长、成熟,能给人带来光明、温暖。他们自然就对无限威力的太阳产生了崇拜。大约在进入新石器时代以后,人们便开始供奉太阳神。端午节的起源其实就是为了祭拜太阳神。五月初五这一天,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太阳在天空的位置是一年中最当中的一天,所以这天又被称为“正阳节”,“天中节”。正如中秋节是月亮的节日那样,端午节就是太阳的节日。它来源于古人自然崇拜、固本思源的人文精神。

后来,端午成了一条河,一条流淌着傲骨和诗赋的河流。这还得从公元前278年的五月初五说起:那一天,被流放至汨罗江畔的屈原,得知秦国军队已攻破楚国郢都,顿时感到支撑生命的最后一点亮光熄灭了。最终,屈原在五月初五的阳光里,抱石沉入汨罗江。或者,屈原不会想到,在他纵身一跳之后的那个端午节,竟会演化为举国缅怀的节日。从此,端午不再是一轮红日,而成了一条河。连同着屈原澎湃的爱国心和《楚辞》的浪漫奇绝、平平仄仄化成一条奔腾不息光辉熠熠的河,流淌在万人敬仰的目光里。

小时候,对我们孩子而言,端午只是吊在竹篮的一嘟嘟粽子。浸泡了一整夜的糯米,被母亲用密织的竹罩捞出来沥干水,放一些食用碱搅拌均匀,再拿来洗干净的粽叶窝成漏斗状,在漏斗里加入糯米,压实,把粽叶折过来,用苇条绑牢。等所有的糯米都包裹进绿绿的粽叶里,一层一层细细密密地裹紧,以冷水下锅,放进大锅里煮上两个钟头,直煮到又软又糯。

粽子煮好后,一层层剥开粽叶,看着黄橙橙的近乎透明的碱水粽闪着光,吃一口,舌头生津。那热乎乎的温度,紧致黏糯的口感,以及蘸上一层白花花的绵糖后咬到嘴里美妙的清响,至今留在记忆里不能忘,也不会忘。因为每年至少有一次重温的机会。尤其是在物质丰富的今天,随时都可以在市场上买到粽子。当时的我们并不知道,一层层粽叶裹进的是一段历史,一个传说,一份绵延了几千年的情怀。直到上了学,听老师讲了屈原的故事,才知道那甜糯的粽子里裹进了人们对屈原的怀念和敬仰,此后吃粽子似乎就吃出了一种家国情怀。

吃粽子,怀屈原,当然少不了读屈原的诗赋。少年时代第一次读到屈原的《离骚》,我读得很是勉强,甚至是抱怨,怎么要让我们读背那么难的诗句啊?那时,翻着字典给那么多不认识的字注音,看着译文一句句对应诗中句子,有些许烦躁。心里想,还是吃粽子实在。但也有几个句子就是在那个时候深深刻在了脑海里。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如今回头再读,不再抱怨它的晦涩难懂。对那些难懂的诗句,我似乎开始品出了个中况味。正是“年少不知其中味,读懂已是诗中人”。

又是端午,遥想楚国的那条河,怀念那个纵身一跃的伟大的身影。端午是一条河,一条流淌着诗人傲骨和诗人梦想的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