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南京明城墙:一座古城的崭新文化名片
本文字数:4671
“城门城门几丈高,三十六丈高。骑花马,带把刀,走进城门抄一抄……”这首朗朗上口、极具特色的童谣,被一代代生活在城墙脚下的南京人传唱。南京明城墙迄今已有650多年历史,一砖一石、一门一洞,藏贮着城市发展变迁的历史记忆。如今,从修缮保护到活化利用,崭新、古朴、亮丽的南京明城墙已成为百姓摸得着、进得去的“民城墙”,成为南京最具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文化地标之一。
巧工建造,壮观雄伟又一宗
南京明城墙始建于元至正二十年(1366年),完成于明洪武末年,前后历时近三十年。系明太祖朱元璋采纳了儒生朱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后,集全国之力建成的都城城垣。建成后的南京城分外郭、京城、皇城、宫城四道城墙,其中京城城墙长35.267公里,有城门13座,水关两座,垛口13616个,窝城200座。城墙高约14-21米,底厚14米,为当时世界第一大城。历经650多年,南京明城墙饱受风雨,现在完整保存了25.091公里,是世界最长、原真性保存最完好的古代城垣。
南京明城墙的建造设计独特,被形容为“人穷其谋、地尽其险、天造地设”,体现了“天人合一”“皇权天授”等思想。与传统城墙砌筑形式大有不同,南京明城墙不遵循古代都城取方形或者矩形的旧制,其修建的方向多与地形、山峦、水系相呼应,“皆据岗垄之脊,控江湖之势”,并由内往外总体呈现环套之格局,在钟灵毓秀的南京山水之间蜿蜒盘桓。不管是其京城的城墙还是城外的外郭,都有世界第一大城垣的美誉。
“万里长城博物在,壮观雄伟又一宗。”南京明城墙作为中国古代军事防御设施、城垣建造技术集大成之作,无论历史价值、观赏价值、考古价值以及建筑设计、规模、功能等诸方面,都是无与伦比的典范,可谓是继中国秦长城之后的又一历史奇观。
南京明城墙的13座城门,目前尚存明代城门4座,分别是聚宝门(中华门)、石城门(汉西门)、神策门(和平门)和清凉门。除了幸存的4座明城门外, 其余现有的城门则为后来修建、复建。关于13座城门,明清时期,南京民间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神策金川近钟阜,仪凤定淮清石城,三山聚宝连通济,正阳朝阳定太平。这首民谣将13座城门自北向南、由西向东按逆时针方向串连起来。
南京明城墙最为人们称道的是大小、重量一样,数以亿计、连起来足以绕地球一圈的铭文墙砖,这一块块墙砖凝聚着劳动人民的智慧和血汗,南京明城墙的坚固有赖于此,南京明城墙历经数百年风雨而雄风依旧,有赖于此。南京媒体人、作家陈正荣常年关注、研究明城墙,有感于它的伟大,创作了长篇小说《大明城垣》,并于今年初正式出版。小说将历史的真实与艺术的虚构有机结合,从考古学家发现的一块很特别的明代城砖写起,由此揭开了一段尘封六百年的故事。小说中的人物汤和七、铁柱、黄牛四……都取自南京城墙砖上的名字,作者有意让这些匠人在小说中复活,以艺术的形式为他们树碑立传,纪念那些参加明城墙建设的匠人。
明城墙铭文墙砖
台城樱花季
科学保护,风光不与旧时同
南京拥有2500多年的建城史,文物丰沛,不可移动文物共计2463处。朱自清曾这样评价南京:逛南京就像逛古董铺子,到处都有些时代侵蚀的遗痕。而明城墙就是南京城中规模和体量最大的古董文物。由于多年的风雨侵蚀、几经兵乱,明城墙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南京城墙的保护工作可回溯至上世纪50年代,当时城墙本体因年久失修,无法登城游览;城墙砖被拆卸用于城市建设,原35.3公里长的明城墙,仅剩三分之二,墙体结构普遍存在安全隐患。其间,政府采取应急抢险措施,对现有存在安全隐患的城墙段进行排危加固,使既有城墙段不再扩大损毁范围,以保住城墙城门的本体。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明城墙进入大规模修缮阶段,这一修就是30多年。
为加强南京城墙保护,促进城墙合理利用,彰显历史文化名城特色,南京市先后出台城墙保护条例、城墙保护规划与修缮技术导则等法规文件,科学规划与实施,与整治环境并举,与历史文化资源相融合,与城市建设相辅相成,在“修、护、防、测”等方面同时发力,城墙面貌焕然一新。同时为加强对明城墙的统一保护和管理,2014年2月,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正式挂牌成立,改善了明城墙条块式分割的管理状态。
现在,从城墙本体砖文信息采集工程到“颗粒归仓”城砖回收行动,南京城墙已经全面建立起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保护体系。未来,南京城墙监测预警平台将应用物联网技术实时监控城墙状况,进一步推动明城墙申遗和遗产本体保护。“这种监测预警平台就是一台‘健康监控机’,嫁接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既可以对城墙‘对症下药’还可以提前预判,为保护提早介入干预提供可能。”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文物保护部负责人介绍说。
近年来,南京市精心打造明城墙风光带,并将紫金山、玄武湖、长江、明城墙作为打造“一山两水一城墙”的城市名片和开发国际旅游产品的核心资源,奠定了城墙在旅游业的地位,为城墙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契机。鸡鸣寺、夫子庙、老门东、大报恩寺遗址公园、阅江楼……修缮后的南京城墙串起这一个个文化地标,圈成一条美丽的“古城项链”。
南京城墙是一本无字之书,又是一部文化史册。城墙青砖凝筑着它的文化,建筑布局展现着它的艺术。如今,它鲜活地融入时代浪潮,与南京现代城市生活和谐交融,厚重而具活力,自信充满魅力,极力展现着南京这座城市的包容与开放。
公众携手,保护之路赖与共
文物古迹要活起来、文化遗产要得到传承,首先就要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冰冷走向有温度,让老百姓有兴趣、有感情,愿意走进它、了解它,否则保护之路只会越走越窄。在南京,城墙保护是一件全民参与的事儿。大家都有同样的心愿——守护好我们共同的明城墙。
2016年11月,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牵头启动“颗粒归仓守护城墙”活动,鼓励市民提供散落的明城砖线索。仅10多天,就收到241条有效线索、回收近万块城砖;一年之中,共回收城砖约8万块,可用于约3公里的明城墙维修。
“普通人也能为保护城墙做点什么。”在城墙脚下长大的陶起鸣,多年来不仅作为志愿者对家周边的城墙、古建进行巡查,还自学拍摄制作微电影来宣传明城墙。林春华是南京城墙保护志愿者协会的一员,由于常年开车穿梭于南京城中,“低头不见抬头见”的明城墙就成了他眼中最亲切的建筑。“这么多年来,看着明城墙从外到内的变化,心里着实欣慰。就像看着一位饱经风霜的老友,经过精心调理,重新有了傲视风霜的强健筋骨。”他说。
“明城墙作为南京文物保护利用的范本,最大特点就是调动和发挥了人民群众作为文化建设与传承的主体作用。”明城墙保护与研究学者、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贺云翱认为,包括专家学者、普通百姓在内的南京市民,对明城墙保护达成了理性共识并各司其职;政府也愿意倾听民声,将其纳入到决策中。据了解,南京城墙志愿者协会成员,从2014年协会成立的约100人,到目前已超过600人,包括大学生、公务员、退休教师等不同年龄和职业的人群。随着城墙越来越融入城市的建设和人们的生活,大家保护城墙的意识越来越强。
市民在小桃园里休闲娱乐
活化利用,古老明城醉碧空
城墙与城市相生相长、休戚与共。生活在南京的市民,无论是住在老城南,还是城东,都绕不开城墙,即便是问个路,城墙也能成为指南针。650多岁的南京明城墙是南京人的宝,是南京的文化名片。
2014年,南京城墙向公众全面开放,沿城墙设立33个登城口,并在城墙内侧建成了14公里长的生态绿化和慢行绿道系统,勾勒出“南京明城墙风光带”,串联起山水城林的城市景观。行走在城墙绿道上,能看到秦淮河风光;泛舟秦淮河上,一眼望得到城墙。“一城一河、城水相融”的城市文化景观,处处皆惊喜。古老的明城墙不仅和谐地融 入了建设发展,更成为大众能看得见、摸得到的“民城墙”。
七十里城墙,一砖一石承载着这座城市的历史记忆。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主要负责人说,文物保护工作,保护的是“旧事物”,秉承的却是新理念。南京城墙已走近市民,融入城市生活,也成为了城市文化的新生长点。阅读、跑步、展览、摄影、绘画、品茗、服装秀……古典与潮流在这里碰撞出了不一样的火花。
文艺范书吧“台城书房”位于解放门临湖厅段城墙,城墙外侧便是波光粼粼的玄武湖,书吧立面和地板均以青灰色的砖体装饰,古色古香的原木书架纵横其间,围合出一个个相对独立的阅读空间,古色古香的书房与古老的城墙相得益彰。近年来,南京城墙创新开展了一系列遗产活化利用活动,进一步实现人与城的“零距离”互动。在严格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利用城墙开发了一些旅游休闲产品,如中华门城堡、明城垣史博物馆、伏龟楼遗址展厅、文化书坊、神策门遗址公园等,发挥了城墙的旅游价值。同时还举办了一系列的主题活动,如“1366城墙穿越跑” “城门挂春联,江苏开门红”、环城70里、城墙宣传片亮相纽约时代广场等,推动南京城墙走向世界。 “南京城墙是南京市的文化名片,也是老百姓的精神家园。几乎每个南京人都能说上一两段自己与城墙的不解之缘,而这种缘分应该在城墙人的努力下变得更加紧密。”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主要负责人说。
对明城墙的修缮保护、整治开发与创新利用,是南京留住城市文脉、建设古城、传承历史的缩影。岁月千载,古老的城墙,历久弥新。南京城墙的系统保护和科学利用,为南京城墙源源不断地注入新的活力。
共创申遗,文化自信在传承
宝贵的文化遗产,承载着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蕴含着悠久历史文化的“根”与“魂”。 增强全社会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对于我们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传承文明、增强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南京明城墙是我国明清城墙的典型代表,已成为南京城的文化象征,同时也是我国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1988年,南京城墙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和2012年,南京城墙两次被列入中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预备名单。2014年7月,在国家文物局的支持下成立联合申遗办,明确南京为申遗牵头城市,其他申遗城市西安、兴城、荆州等陆续加入,一个众志成“城”的时代缓缓展开。
在2018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中华门瓮城旁打下了一根桩基,总建筑面积达12000平方米的新南京城墙博物馆正式开工建设,建成后,这里将成为国内最大的城墙专题博物馆、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展示地,不仅展示南京城墙的宝贝,也将展示中国的古城墙。
目前南京城墙博物馆施工已经进入最关键的环节——展览陈列和内装阶段,预计将于2021年10月试开放。为推进南京城墙博物馆建设工作,夯实博物馆展陈基础,经过三年多的努力,已新征文物藏品2500余件,包括金属、纸质、档案、照片等各类,时代从六朝到民国,大大丰富了文物藏品的数量和品种。博物馆还将通过借展、复制、数字化等方式为展陈组织展品。届时,南京的老城墙又将焕发新的光彩。
“申遗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推动保护和利用,让城墙成为这座城市历史发展、文化传承的物化见证。”中国明史学会副会长、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夏维中说,政府和市民为此做出的长期不懈的艰苦努力,正是一个城市深沉的文化自信、强韧的文化自觉的体现。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近年来,南京市积极探索对南京历史文化地位以及新特征的理解和认识,持续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4月18日是国际古迹遗址日,今年的主题是“复杂的过去,多彩的未来”,南京市文旅局开展了优秀古迹遗址保护项目推介评选、“城市遗址的能量”主题宣讲等系列活动,进一步促进了南京市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让文化遗产成为大家共同的“多彩未来”。
明城墙,这个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原真性最好、极具中国古城代表性的城市城墙,一头连接着过去,一头连接着现在和未来。时光在砖石上流转,历史在这里凝结。它是南京文化的符号,也是南京这座古老而现代的历史文化名城递给世界的一张崭新的文化名片。
南京城墙逶迤舒展,深邃而坚韧地伫立于此,等待着携故事而来的人们,为南京城墙的未来谱写更加绚丽的篇章。
通讯员 宗宁 记者 魏志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