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海门市总着力建设本土工匠队伍

    本文字数:800

本报讯 (记者 王君东  通讯员 王忠) 把一根丝线劈成两股,再把每股分成8丝、每丝分成10毫……完成一幅人物肖像刺绣足足要用30多层丝!海门市沈寿刺绣艺术研究会副会长周武珍坚守行业40余年,刺绣作品七次获中国民间工艺博览会金奖,并获江苏省民间文艺最高奖“迎春花奖”。最近,她被海门市总工会选树为海门工匠,并推荐参与角逐首届南通市十大工匠。

今年以来,海门市总在全市职工中大力开展工匠选树活动,弘扬工匠精神,建设本土工匠队伍。市总在开展“工匠精神”大讨论的基础上,通过政府部门、基层工会、新闻媒体寻找和发现一批新时期“海门工匠”。同时,开展“海门工匠精神”征集活动,提炼出了“具有工艺专长、掌握高超技能、体现领军作用、作出突出贡献”的共性内涵,形成了个性化的不断发展进取的企业家“工匠精神”、精益求精的技术工人“工匠精神”、专注与坚守的创业者“工匠精神”和专业敬业的社会工作者“工匠精神”。依托“万人劳动竞赛”、“职工技能节”、"“职工创新讲坛”、劳模创新工作室等平台,开展多岗位、多工种、多形式的岗位练兵、技能比武活动,组织引导职工追求品质质量、培育精益求精精神。南通振康焊接机电有限公司的技术负责人顾京君,与劳模创新工作室团队一起潜心专研机器人高精密RV减速机技术,打破了日本公司垄断市场的局面,被选树为海门工匠。红木工艺品制作工王明精益求精,把美学融入到产品中,设计制作的算盘、书卷、笔架、祥云如意底座等工艺品在技能大赛中,得到行家的夸赞。

为激励更多的海门工人向“匠人”转变,市总还出台一系列激励政策,在评优评先评模中向创新型、技能型职工倾斜;对在劳动竞赛中涌现出的优秀职工分别授予“技术状元”、“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并与职称晋级,技工技术考核相挂钩;评选表彰职工“十佳技术创新能手”、“十佳创新金点子”、“十佳科技创新成果”;采取市、镇、企业三级工会联动模式,资助优秀一线技能型职工提升学历,帮助百名技术工人提升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