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33载无悔,坚守在野外台站
——记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周凌云
本文字数:1280
周凌云是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封丘农业生态国家实验站副站长,中共党员。周凌云长期坚守在野外台站第一线,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默默奉献了33个春秋,由一个意气风发的黑发青年渐渐成为豁达睿智的白发中年,在中原大地上,留下了他无数深深的足迹、流淌了他无数辛勤的汗水。他曾荣获“全国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中国科学院先进工作者、江苏省青年科技标兵、中科院南京分院优秀党员”等荣誉称号。
他为大家牺牲了小家
周凌云时刻牢记党员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用“三严三实”重要思想规范自己的言行,很好地完成了研究所党委和河南省、市、县各级党组织交予的任务,多年来受到各级领导和农民的好评,被推举为河南省新乡市第十、十一、十二届人大代表。周凌云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他尊重、关心在站上工作和学习的每一位同志、学生。站上开展过多次大大小小的基建维修和改造,每次他都主动要求留守在站上,让其他同志回所工作、与亲人团聚。
周凌云以站为家,甘于寂寞,无私奉献,长期以来坚持在远离城市的艰苦环境下开展科学观测。作为第三代封丘站人的周凌云把“为国家战略需求服务、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作为永恒的追求。33年来,周凌云每年有一半以上的时间驻扎在封丘站,每天重复着田间试验和站上事务管理工作。
他远离家乡,放弃了多少个周末和节假日,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的天伦之乐,孩子中考、高考时他因忙于试验和站上工作没有回家;他的老母亲长年身体不好,他默默背负着心痛,把思念埋在心中;更让人感动的是,在80多岁的老母亲突然病故时,由于站上正处于接受考核评估的关键时刻,他没有声张,强忍悲痛,毅然地留在站上组织各项准备工作。是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是共产党员大局意识和牺牲精神鼓舞、激励着他,为封丘站和封丘人民这个大家而牺牲了小家,为科研人员特别是年轻科技工作者扎根野外站、服务三农树立了良好典型。
田间地头浸遍了他的汗水
周凌云提出了高效种植金银花、树莓的农业发展模式,建立了种植示范基地,培训农民3万多人,制作光盘并印发培训资料10万册,协助建立了哈药集团、金陵药业等金银花药源基地,以及树莓有机种植示范基地,树立了封丘金银花、树莓品牌,现已成为封丘县一大支柱产业和脱贫致富重要途径。中央电视台专门进行了专题报道,他为封丘金银花产业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受到省、市、县各级领导和广大农民的充分肯定。
33年来,周凌云在黄淮海地区农业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科研成果示范推广与科技下乡、振兴农村经济与农民增收,以及野外试验研究创新和科研平台建设等方面无私地奉献青春年华,封丘县605个自然村均留有他的足迹,10多种、20多万份农业科普培训资料与每年5000多人次的田间地头培训无不浸透了他的汗水。他的这些工作产生了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为当地人民作出了巨大贡献。
周凌云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乐于奉献的团队精神,立足本职,扎实工作,用自己的一腔热情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展示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风采,展现出当代知识分子报效国家的赤子之心,代表着黄淮海平原持续发展的希望与前景。
通讯员 陈方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