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两文一书”绘就作战图
镇江“小三级”工会筑强基层“桥头堡”
本文字数:1577
本报讯(通讯员 戴秀丽 闫璐璐)基层工会是工会组织体系的根基,如何让直接服务职工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畅通无阻、活力迸发?近日,镇江市总工会召开全市“小三级”工会建设推进会,以一份纲领性《意见》、一份阶段性《清单》和一本实用性《手册》的“组合拳”形式,给出了系统化、精细化的答案,全面吹响了夯实工会基层基础、构筑服务职工坚强“桥头堡”的冲锋号。
所谓“小三级”工会,即镇(街道、园区)工会、村(社区、区域行业)工会、用人单位工会三级组织体系,它们是工会深入基层的“毛细血管”与“神经末梢”,其建设质量直接关系到工会组织的凝聚力与战斗力。此次镇江市总重磅发布的《关于推动镇江市“小三级”工会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与《镇江市新兴领域工会工作三年行动工作清单(2025—2027年)》(以下简称《清单》),正是为“小三级”工会建设量身定制的“顶层设计”与“阶段施工图”。
“顶格”谋划,明晰高质量发展路径
《意见》作为指导全局的纲领性文件,为“小三级”工会建设锚定了清晰目标:推动组织体系更加健全、运行机制更加优化、自身建设更加富有活力。文件强调,要坚持“党建带工建”,持续扩大对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等新兴领域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同时,《意见》进一步优化了“小三级”工会的功能定位,旨在通过科学界定各级工会职责,有效激发基层工会的内生动力,使其真正成为职工群众信赖的“娘家”。
如果说《意见》描绘了宏伟蓝图,那么《清单》则是一份精准的“任务书”和“时间表”。这份聚焦新兴领域的三年行动清单,采用项目化、列表式的管理方式,将未来三年在建会入会、阵地建设、维权服务、民主管理等关键领域的宏伟目标,分解为可量化、可考核的具体路径。清单中明确,到2027年将实现重点民营企业建会率达到100%,并推动新业态劳动者入会率持续提升至90%的高位水平。这些硬核指标彰显了镇江市总工会在啃下新兴领域建会入会“硬骨头”上的决心与魄力。
“实战”赋能,为基层干部提供“工具包”
再好的蓝图,也需要去落实。面对基层工会可能存在的“做什么、怎么做”的困惑,镇江市总工会同步配发了精心编印的《镇江市基层工会工作手册》。这本手册被与会的基层工会干部称为“实战宝典”。
手册系统梳理了从工会性质、会员权利义务,到基层工会组建换届、职工代表大会操作、厂务公开、职工之家建设等全流程工作规范。其最大亮点在于极强的实操性,通过问答、图表、流程图等直观形式,将复杂的工会工作转化为清晰的操作步骤,直击基层工作痛点,为“小三级”工会实现规范化、高效化运作提供了标准化的有力支撑。
“精准”施策,推动服务从“漫灌”到“滴灌”
系列文件的出台,不仅着眼于组织覆盖,更致力于服务升级与权益保障。《意见》要求,工会干部需常态化深入一线,沉下去了解职工的急难愁盼,推动工会服务从“大水漫灌”转向“精准滴灌”,切实提升职工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清单》创新性地规划了一系列特色举措,精准破解新兴领域劳动者的现实难题。例如,探索推出快递员职业关怀补助、推动新业态行业建立职代会制度、构建“一小时法律服务圈”等。这些举措针对性强,指向明确,充分体现了工会组织在新时代背景下主动适应变化、切实维护劳动者权益的担当作为。
“上下”联动,确保改革举措落地生根
“《意见》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清单》分解了任务,《手册》提供了方法。这套‘组合拳’打下来,让我们基层工会干事方向更明、底气更足、抓手更实!”一位街道工会主席感慨道。
为确保“小三级”工会建设各项任务落地生根、开花结果,镇江市总工会将强化上下联动、做细服务保障、深化激励带动,凝聚起全市工会系统的强大合力。通过此次“两文齐发”的系统部署,镇江市“小三级”工会必将更具活力、更有战斗力,让工会服务的阳光真正照耀到每一名职工,为谱写“强富美高”新镇江现代化建设新篇章贡献更为强劲的“工”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