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 科幻电影文学剧本(改编自作者同名科幻小说)

将抗日进行到底

    本文字数:7383

编剧/大 吕

 

■ 人物表

张渐新:40多岁,科研工作者,省地矿局地质勘探总队高级工程师。

陈     战:30岁,张渐新的助手,干劲十足的青年地质队员。

周     敏:女,26岁,马尾巴头发,漂亮聪慧,京南地质大学博士生。

孙德福:55岁左右,山里人特有的精瘦黝黑,向导。

林毅然:48岁,中将,沉稳威严,联合指挥部军方代表。

陈明远:60多岁,院士,理论物理学术权威,联合指挥部首席科学顾问。

李云峰:30多岁,八路军太行独立支队队长。

 

■ 剧情梗概

太行山腹地,一支地质勘探队在进行常规探测时,发现某处存在强烈的异常磁场。随着调查深入,他们意外遭遇时空扭曲,竟亲眼目睹了1941年八路军某独立支队与日军血战的悲壮场面——从而揭开了我军战史上一支成建制部队神秘失踪的谜团。

原来,他们当年在激战中因未知的时空扰动,被永远困在了太行山某一区域的“时空泡”之中。在那里,他们一次次与日军展开浴血厮杀,循环往复,誓将抗日进行到底,直至流尽最后一滴血。

当代军事、军史专家与物理学家们联手,试图突破时空屏障将他们解救出来,却始终无法跨越那道无形的界限。1945年9月3日,中国人民迎来了抗日战争的完全胜利。然而,在那个被隔绝的时空里,我们英勇的先辈依然在太行山的一个山谷无休止地战斗……

 

1

 

【画面】

黑场。渐显出斑驳、跳动的黑白影像,仿佛是老旧战争纪录片。硝烟弥漫,人影在战火中穿梭,呐喊声、枪炮声模糊而遥远。一面残破的军旗在硝烟中顽强地飘扬,旗帜上,八路军的标识依稀可辨。突然,一切声音和影像如同信号不良的电视画面,剧烈扭曲、拉伸,最终被一片刺眼的雪花和怪异的电磁噪音取代。雪花迅速褪去,画面归于纯黑。

【字幕】

(肃穆,凝重,画外音)

1941年秋,八路军一二九师某旅太行独立支队为掩护主力部队转移,于娘娘谷一线阻击日寇,血战数日后,全支队一千二百余人全部神秘失踪,成为我军战史上一个未解之谜。

字幕隐去。

出片名:将抗日进行到底

 

2

 

场景: 太行山腹地,地质勘探队营地。白天/外景。夜晚/室内。

时间: 现代,9月

【画面】

航拍镜头掠过太行山脉。

奇峻的太行山脉,层林尽染,色彩斑斓,金色与红色如同流动的火焰与熔金。干涸的河床边,几顶地质勘探队的橙色帐篷显得格外引人注意。

帐篷内,队员陈战正在调试设备,周敏在检查样本。向导孙德福坐在那里若有所思,抽着烟。

张渐新:

(着勘探服)

眼睛紧盯着笔记本屏幕上剧烈跳动的曲线,紧锁眉头。

陈战:

递过自己手上的一台平板电脑。

(声音带着困惑)

张队,你看这辐射峰值,磁场干扰又加强了。背景辐射的峰值……这不符合任何已知的地质活动模型。

张渐新:

(没有抬头,专注地盯着屏幕)

记录所有数据。

此时,帐篷外传来隐约的枪声、爆炸回音,扭曲拉长。

张渐新:

(深吸一口气)

应该是特殊的地质结构导致了声波残留。

陈战、周敏、孙老哥,做好准备,我们明天再往磁场核心区探一探。

【画面】

夜晚,张渐新和陈战走向营地边缘的山崖,眺望深邃的娘娘谷。山风呼啸,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硝烟味和铁锈味。他推了推眼镜,眼神深邃。

【闪回/插入镜头】

帐篷内,无人机传回的画面在笔记本电脑上播放。大部分是正常山林影像,但其中几段出现严重扭曲和雪花。在扭曲的间隙,隐约有穿着灰布军装的人影闪动,一面残破的八路军旗帜短暂定格。

 

3

 

场景: 深山密林(娘娘谷)。白天/外景

时间: 次日

【画面】

张渐新、陈战、周敏和向导孙德福一行人在深山密林中艰难前行。

光线幽暗,陈战手上的仪器屏幕闪烁不定。

张渐新:

(对向导)

孙老哥,这就是你说的“鬼打墙”的地方?

孙德福:

(擦着汗,语气敬畏)

错不了,张队长,这片山坳打俺老辈那里就传下来,从来不许我们进去。山坳邪性得很。从清朝到民国,听说有采药的和躲兵祸的进去,转上几天几夜都出不来,运气好的迷迷糊糊绕出来,人也痴傻了大半,一直都说那里经常有“阴兵过境”……

张渐新:

(眉头紧锁。一副不相信的模样)

阴兵过境?

陈战:

(戏谑地)

这你也信?那不是见了鬼啦?哈哈。

周敏:

(调整着背包里的设备,侧耳倾听)

老师,你听。除了风声,还有一种低频嗡鸣。

众人停下脚步,一种沉闷的、来自地底深处的嗡鸣隐约可闻,让人心悸。

张渐新:

(神色愈发凝重)

不是雷声,也不是爆破。记录下来。

【特写】

突然,张渐新蹲下身,拨开一丛蕨类植物,露出一截锈蚀严重的铁器。他用地质铲小心清理。

孙德福:

(凑近一看,惊奇地)

这是……三八大盖的枪栓!日本货!我小时候在三爹家见过。

紧接着,更多战争遗骸被发现:带弹孔的钢盔、锈黑的弹壳、断刃的刺刀……

张渐新:

(声音低沉)

这里以前肯定是战场。看锈蚀程度,起码几十年了。

周敏:

手持一个造型奇特的能量探测仪,眉头紧锁。仪器屏幕上的曲线剧烈跳动,发出低频的嗡鸣。曲线图陡然升起。

突然!

一声清脆的步枪枪响(“砰——”)撕裂寂静!紧接着,密集的枪声、爆炸声、呐喊声、日语叫骂声、机枪嘶吼声如同潮水般从四面八方涌来!

众人:(惊骇)怎么回事?!

四人迅速借岩石掩护,向前望去。

 

4

 

场景:中央军委地下值班室。室内

时间:数小时后

【画面】

 巨大的电子态势图占据整面墙,灯光幽蓝。值班首长(着中将军装)站在图前,神情严肃。突然,一个光标在太行山某处剧烈闪烁,发出刺耳的警报声。

一名参谋疾步上前,递过加密通讯器。

机要参谋:

(30岁左右,中校军装,标准军姿,干练)

报告!太行山军事监测站紧急通讯!持续性、高烈度异常能量波动!谱系……无法识别!

值班首长:(50岁左右,中将肩章显示身份)

(接过通讯器,声音沉稳)

说清楚!

通讯器声音:

(带着杂音和紧张)

是!太行山区发现……武装交火!交战双方着装、装备十分奇怪:一方为……为旧式日军制式装备!另一方……有点像电影中的八路军……交战规模:团级战斗!

【画面】

指挥中心内瞬间寂静,所有工作人员都停下了动作,难以置信地看向值班首长。

值班首长:

立即向上级报告,启动“一号”紧急预案!

同时进一步掌握详细情况,随时报告!

【画面闪回】

【主观镜头/特效镜头】

地质队员约两百米外,山谷中,一场真实的战斗正在上演!土黄色军装的日军与衣衫褴褛的八路军激烈交火。硝烟弥漫,血肉横飞。八路军战士面容瘦削,但眼神决绝,嘶吼着与敌人搏杀。场景时而模糊,时而清晰,仿佛隔着一层晃动的、透明的屏障。

孙德福:

(浑身颤抖)

是他们……就是他们……那支失踪的八路军独立支队……

【特写】

一个头部受伤、浑身是血的八路军指挥员(李云峰)正对着一个老式电台嘶吼。

李云峰:

(声音嘶哑。李云峰,30多岁,着一身战火中八路军破旧军服)

呼叫前指!呼叫前指!我是八路军太行独立支队支队长李云峰!我部于娘娘谷遭敌合围!弹药将尽,伤亡惨重!……誓与阵地共存亡!

【特写】

一个年轻的八路军战士抱着集束手榴弹,高喊着冲向日军机枪火力点,在弹雨中壮烈牺牲。一个高大汉子拉响最后一颗手榴弹,与冲上来的日军同归于尽。日军开始打扫战场,用刺刀补杀重伤员。一个重伤的八路军战士用尽最后力气,咬住了敌人的腿……

周敏:

(捂住嘴,眼泪在眼眶中打转)

这不是真的……这怎么可能……

张渐新:

(死死盯着战场,声音低沉而肯定)

记录!记录下所有一切!我们……看到了历史。

所有人目睹这惨烈的一切,目瞪口呆,浑身冰凉。那跨越时空扑面而来的血腥与悲壮,让他们几乎窒息。

【画面】切回中央军委值班室

墙上的电子地图,太行山深处的光标仍在疯狂闪烁。

机要参谋:

报告首长,经查阅档案,1941年秋,日寇对我太行、太岳抗日根据地进行疯狂的秋季大“扫荡”。八路军一二九师某旅太行独立支队,支队长李云峰,为掩护主力部队转移,在娘娘谷一线执行阻击日寇任务……该部一千二百余人,与日军激战数日。完成阻击任务后……全员失踪,没有留下任何踪迹,后被推定全部牺牲。战斗具体过程不详。

值班首长:

(语气疑惑地)

八路军太行独立支队?

就是抗日战争时期那支完成阻击任务后就再无任何消息,全部人间蒸发、踪迹全无的那支部队?那是困扰我军战史的一道几十年无法解开的谜团。

【特写】

机要参谋:

(面向值班首长,手持听筒)

报告,零零幺首长紧急命令!

值班首长:

(接过通讯器,瞳孔微缩,挺拔军姿,立正!语气斩钉截铁)

是!重复命令:

立即成立联合前线指挥部,立刻前往事发地域!协调物理、历史、军事专家,选配精干特种突击作战小分队配合行动。以娘娘谷为中心,划定五十公里绝对军事禁区!所有信息,列入“玄武”级机密!

值班室内只剩下仪器运行的微弱嗡鸣,以及一种山雨欲来的沉重压力。

 

5

 

场景: 联合指挥部临时营地。白天。外景/室内

时间:两天后

【画面】

勘探队帐篷旁清理出大片平地。直升飞机停机坪。联合指挥部临时营地。

特种作战人员紧张地在营地周围布防,建立警戒线。

营地戒备森严。

数架军用直升飞机降落后,走下一批特殊人员。张渐新和其他地质队员一起走上前去迎接。

【字幕】

(重要人物配简洁字幕同出)

林毅然:肩章显示中将,联合指挥部军方代表,沉稳威严。

陈明远:理论物理学家,院士,联合指挥部首席科学顾问,头发斑白,神情严肃。

军史学家、其他特种作战部队官兵、科研人员若干。

临时指挥所内,设备林立。

【画面】

量子成像监视装备已经架立。

相关人员正在紧张、仔细地调试设备。临时指挥所内,巨大的显示屏上陆续呈现电视雪花、逐渐清晰山地画面。另一些屏幕分别显示复杂的能量模拟图随曲线移动、时空结构如同布满裂痕的薄冰、时间流扭曲成一个怪圈。

【特写】

不远处,“军事禁地”标牌、士兵岗哨十分醒目。

林毅然、陈明远、张渐新、陈战等人,在特种兵护卫下,隐蔽在娘娘谷边缘的岩石后。他们近距离观测娘娘谷内景象。科技人员调试量子成像设备采集影像。

谷内景象时而正常,时而微微扭曲,如同隔着一层晃动的热水汽。

陈明远院士正在向林毅然等军方人员以及张渐新等人解释。

陈明远:

(指着山谷,声音沉重)

在专业术语上,我们称之为“时空泡”或“幽灵战场”现象。这是由强烈的能量——很可能是当年那场战役本身释放的,叠加此地特殊的地质磁场,导致时空被剪切,形成了一个不断循环的闭合回路。他们……被困在了牺牲前的那一刻。

【画面回放】

【特写】

一团浓雾中画面逐渐清晰。一个头部受伤、浑身是血的八路军指挥员(李云峰)正对着一个老式电台嘶吼。

李云峰:

(声音嘶哑)

呼叫前指!呼叫前指!我是八路军太行独立支队支队长李云峰!我部于娘娘谷遭敌合围!弹药将尽,伤亡惨重!……誓与阵地共存亡!

【特写】

一个年轻的八路军战士抱着集束手榴弹,高喊着冲向日军机枪火力点,在弹雨中壮烈牺牲。一个高大汉子拉响最后一颗手榴弹,与冲上来的日军同归于尽。日军开始打扫战场,用刺刀补杀重伤员。一个重伤的八路军战士用尽最后力气,咬住了敌人的腿……

林毅然:

(面色严峻)

1945年日寇就投降了。我们不能让这支队伍眼睁睁地做无谓的牺牲。一定要想办法干预一下,把他们从那个时空中解救出来!

【特写】

军方尝试用一种最尖端武器——高能粒子激光束,想在战士们冲锋之前,帮助战士们消灭“时空泡”中的日军。可激光发射时,触碰时空边界立即呈现异象!大地抖动……

能量监测屏上,代表稳定性的曲线原本平缓下降,此刻却突然剧烈波动,然后猛地跌入红色区域,发出尖锐警报!

陈明远:

(脸色大变)

不好!稳定性崩溃!排异反应!

【特写】

观测站200米外,就在他们面前的战场中:冲锋的战士们和日方士兵身影开始扭曲、拉长,随即分解成亿万闪烁的微光粒子,瞬间湮灭!

室内大屏同步。大屏接着瞬间被雪花覆盖。

几秒后,雪花褪去。山谷空寂,仿佛一切从未发生。

周围一片死寂。

面对山谷战场方向,赵晓雪捂住嘴,泪水滑落。张渐新紧握拳头,指甲陷进掌心。林毅然面色铁青。

陈明远:

(沉重地)

看到了吗?任何外部干预,哪怕一束光,都可能引发结构崩溃,彻底湮灭他们。我们……无法解救,甚至无法通信。我们只能是旁观者。

林毅然:

(神色凝重,深吸一口气)

所以,独立支队一千二百多人,并非失踪,而是被困在了他们牺牲的那一刻,无限循环?

陈明远:

是的。他们为了一个早已到来的胜利,仍在进行着永无止境的战斗。

陈明远:对于时空扭曲造成的“时空泡”,目前所有的物理学理论都不支持可以干预。况且这个时空结构极其脆弱,任何外部强干预都可能导致时空泡坍缩,里面的一切……可能会湮灭。我们……无能为力。

【画面穿插】

通过量子成像设备观测到的循环场景:八路军战士在挖掘工事,日军在调动,战斗周而复始地发生。相关人员继续调试量子成像传输设备,大屏幕断断续续接收到独立支队的讯号:

画面与雪花交错,断断续续却清晰可辨的声音。

电台音(夹杂枪炮声):

“我是李云峰……现存不足五百人……弹药告罄……”

“旅部转移出去了吗?”

“共产党员,出列!”

……

每一次声音响起,指挥所里的人都紧握拳头,面露痛苦。

背景是冲杀场面、密集的枪炮声和呐喊声。

张渐新闭上眼睛,痛苦地握紧了拳头。

张渐新:

(低声)

我们知道了结局,却只能看着他们走向结局……

 

6

 

场景: 观测站/营地。白天/夜晚

时间:接下来几周

【蒙太奇序列】

【画面】

屏幕上显示着循环周期:约72小时。

【画面】观测持续着。每一次循环都是相同的剧本:追踪、遭遇、伏击、血战,直至最后一名战士倒下。

通过声波采集系统,他们听到了循环中的每一句对话:

【电台音】(夹杂着稀疏枪炮声)

“队长!鬼子进套了!”

“打!给老子往死里打!”

“秀兰……等打跑了鬼子,俺就回去……”

……

【特写】

军史学家从尘封的档案中为每一个模糊的身影找回名字。

军史学家:

“李队长,原名李大山,河北保定人,1927年参加革命,历任班长、排长、连长,1942年任独立支队支队长。”

“吴班长,吴铁柱,山东沂南人,原为国民党军士兵,台儿庄战役后被打散后投身八路军。”

“周坤,山西忻州人,1937年参加八路军。”

“根生,本名周根生,山西忻州人,父母死于日军扫荡,1938年参加八路军。”

……

这些不再是冰冷的历史符号,而是在他们眼前一次次奋战、一次次倒下的活生生的人。

【画面】

周敏独自坐在设备前,看着手机里存着的一张陈旧的八路军袖章照片,那是她爷爷留下的遗物。

周敏:

(听到“周根生”的名字时,突然惊叫起来)

周根生?!我爷爷的名字就是“周根生”……他是八路军。1941年在太行山打日本鬼子时失踪,再也没回来。我奶奶等了他一辈子!

张渐新看着学生,感同身受地理解了她为何眼中噙满泪水。

 

7

 

场景:“时空泡”内。观测站 。白天/外景(循环的最终时刻)

时间: 不久后

【画面】

现场观测与室内大屏幕同步展示。

残阳如血。

日寇发起了最后的总攻。残存的十几名八路军战士被压缩到乱石滩,背靠湍急河流。

支队长李云峰浑身是血,左臂重伤,右手紧握卷刃的大刀。他环顾身边伤痕累累的战士,咧嘴笑了。

李云峰:

(嘶哑而豪迈)

同志们!咱们独立支队,没给咱八路军丢人!今天,咱们可能都得搁在这儿了!怕不怕?

众战士(包括年轻的根生、满脸硝烟的吴班长等):

(齐声低吼,声音嘶哑却坚定)

不怕!

李云峰:

(举起大刀,用尽全身力气嘶吼)

好!将抗日——进行到底!

众战士:

(怒吼,声震山谷)

将抗日进行到底!

李云峰转身,对着电台,声音变得异常平静而坚定。

李云峰:延安。党中央。刘、邓首长。战友们。八路军太行独立支队,全体指战员,已完成阻击任务……虽未能亲眼见到胜利之日,然我辈军人,保家卫国,马革裹尸,死得其所!

日寇侵我山河,戮我同胞,此仇此恨,不共戴天!我独立支队自成立之日起,便立誓将抗日进行到底!今日,便是兑现誓言之时!

短暂的寂静。

李云峰:(转身,面向敌人,发出震彻云霄的呐喊)

同志们!跟我一起……杀小日本鬼子!!!

【特写】

残存的战士们如同猛虎下山,冲向数倍于己的敌人。枪声、爆炸声、冷兵器碰撞声、怒吼声交织成最后的悲壮乐章。

更为密集的枪声响起。画面定格在战士们冲锋的身影上,然后一切景象开始模糊、淡化,如同褪色的照片,最终消失。

山谷恢复空寂,只有河水奔流,风声呜咽。

【画面切换】营地指挥所内。

所有观测屏幕瞬间变成雪花点。声波、图像接收器里传来一阵尖锐的忙音,然后归于室外平静的画面。

观测站旁,所有人都僵立着,泪水无声滑落。

林毅然:(泪流满面)

缓缓抬起手,向战场方向敬了一个标准的、长时间的军礼。

观测站内,所有人都沉浸在巨大的悲痛和震撼中。

陈明远院士摘下眼镜,疲惫而哀伤。

陈明远:(声音哽咽)

他们……不需要我们告诉……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走到了胜利。

 

8

 

场景:高地/禁区边界。白天/外景

时间:撤离当日

字幕:一个月后

【画面】

“军事禁区”标牌十分醒目。各路口岗哨森严。

地质勘探队和联合指挥部的大部分人员即将撤离。

整个娘娘谷及其外围区域被划为永久军事禁区。

张渐新、陈战、周敏和孙德福来到禁区边界外的一处高地上。

夕阳将群山染成金红。

高地上,一群人远眺那片看似平常,却隐藏着惊天秘密的山谷。

陈战拿出一个特制的低频信号发射器。

陈战:

(轻声)

虽然可能没用……但总得做点什么。

他按下按钮。发射器轻声地“滴滴答答”着。

(口中喃喃地)这是1945年9月3日……抗战胜利的日子。

这是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的日子!

【字幕同出】

1945年9月3日……日本无条件投降!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

他知道这信号可能毫无意义,但这是一种仪式,一种告慰。

【画面】

周敏:

(将存有八路军袖章照片的手机,轻轻放在一块洁净的岩石上,深深地鞠了一躬,轻声说)

爷爷,安息吧。我们赢了。

(对张渐新)

张队长,你说,等将来科技发展了,我们可以穿越时空,就可以将他们解救出来的,对吧?

张渐新:

……他们不会死!

【画外音】(逐渐增强,混合着)

风声……

隐约的冲锋号角声……

战士们“将抗日进行到底!”的呐喊声……

山风呼啸,掠过林海,发出如同万马奔腾般的涛声。

最终归于平静,但仿佛永远回荡在时间深处的……寂静。

 

9

 

场景: 无名纪念碑前。白天/外景

时间: 多年以后

【字幕】

多年以后

【画面】

秋日的太行山,景色如故。

一辆小车行驶在山间的小路上。

“军事禁区,禁止入内”标识一如以前,十分醒目。

不远处,一座简洁而肃穆的无名纪念碑矗立在小山岗上。碑文只有两行字:

八路军太行独立支队

将抗日进行到底!

白发苍苍的张渐新独自来到碑前,献上一束野花。他深邃的目光望向远方那片依旧被封禁的山谷。

张渐新(画外音,内心独白):

我知道,在那里,他们还在继续战斗。旗帜仍在飘扬。他们为了一个早已到来的胜利,进行着永无止境的冲锋。他们将抗日,进行到了时间的尽头。也进行到了……胜利的彼岸。

【画面/音乐】

音乐声渐起(低沉、雄浑、悲壮地)。

镜头缓缓拉升,越过张渐新飘动的白发,向前,越过纪念碑。

向前,再向前,越过巍峨连绵、亘古不变的太行群山。

太行山脉,被秋风浸染成一幅七彩的巨幅油画。

金色与红色在山脊间流淌,如同岁月凝结的血与火。

巍巍太行,如同中华民族顽强挺立的不屈脊梁,如同一首记录中华儿女抵御外侮的壮丽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