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老驿站焕发新面貌 新驿站突出新定位
“工会驿站+”,点亮城市温度新坐标
本文字数:2882
本报记者 徐嵋 邵劲松 通讯员 冯婧 丁文进
“每次跑长途经过这里,我都会进来歇歇脚,休息一下。这里还可以洗衣服洗澡呢!”在204国道的车流中,海安墩东加油站司机之家静立路口,货车司机老杭熟门熟路地走进驿站,用微波炉热饭,给手机充电,在饮水机旁接满开水,坐在椅子上休息片刻,便能卸下几分长途奔波的疲惫。这座由海安市墩头镇工会联合中国石化在204国道重要交通路口打造的货运司机服务站,为过往司机提供淋浴、休息等生活服务,并设置货车司机法律服务站、心愿角、意见箱等,让货车司机们“在路上”的岁月里,也能体会到“被关爱”的温暖。
在海安,一批工会驿站在全面改造升级的同时,通过“工会驿站+”服务模式丰富驿站服务内容,将工会传统品牌服务与驿站功能相结合,成为点亮城市温度的新坐标。
核酸小屋变身温馨“茶水铺”
“本来以为是做秀工程,没想到真的可以进来休息!”204国道海安段“路过陈港”休息驿站里,货车司机张师傅正一边吹着空调,一边给手机充电,“外面太热,前面路又太堵,我打算在这里休息到天黑再继续上路。”
“路过陈港 小憩一会儿再出发”——在204国道陈港村附近,老远就看到橙色的小屋顶上竖着大大的灯牌,像一座灯塔吸引着过往的旅人。原先的核酸小屋经过改造升级为工会驿站后,不仅能够24小时开放,解决了过往司机吃饭、喝水、休息等难题,在晚间定期开展的“书记茶水铺”活动,更激活了司机参与社会治理的动能。
走进驿站,里面的色调也是暖暖的橙黄色,桌椅、沙发、饮水机、微波炉、应急药品、雨具、充电设备、报刊书籍等一应俱全。货架上还整齐地摆放着泡面、面包等物资,“司机师傅如果错过了饭点,这些物资可以应急。”陈港村志愿者黄月说。
晚上6点半,“路过陈港”休息驿站更加热闹起来,每周三的陈港村“书记茶水铺”在这里准时开张。陈港村党总支书记史桂东与在驿站休息的司机们围坐在一起,边喝茶边唠家常。
“别看我们只是闲聊,从中能获得不少信息。”史桂东告诉记者,陈港村北边有个路口以前经常发生交通事故,自从“茶水铺”开张后,驿站听取司机的意见,对过往的车辆进行交通安全宣传,提醒司机到路口时注意减速,如今已多年没有在此发生亡人事故。
“上次反映的前面岔路口路灯不亮,三天就修好了。”河南司机老赵竖起大拇指。像老赵这样积极参与基层治理的司机不在少数。截至目前,“书记茶水铺”已收集各类意见建议23条,办结率高达98%。
“跑了全国这么多地方,这么暖心的司机驿站我是第一次遇到”“一个充满爱心的地方,我要和父亲把这份爱传递到全国!”“人生第一次感动,房间虽小却能融化人心”……展示墙上,来自全国各地的司机、骑行者在这里留言、留影,发自内心的感动流淌在字里行间、流露在满面笑容里。
从为过往司机提供服务,到成为收集民情民意的重要平台,“路过陈港”休息驿站不仅是户外劳动者临时的“家”,更探索出一条基层治理的新途径。
找零工、找对象、找家政,“六边形”驿站样样行
“我是来帮女儿找对象的,麻烦帮我登记一下,看有没有适合她的男生。”“女儿今年多大了?在哪里工作呀?”上午10点,陈妈妈一脸焦急地走进海安嘉麟社区的红色“嘉”油站,嘉麟社区党总支书记、“嘉”油站站长傅卜芬热情地接待了她。
圆桌旁,驿站“曹阿姨”正在接待另一位给儿子找对象的妈妈,仔细记录她的需求;转角的两排桌椅旁,78岁的志愿者周开庆正在帮居民修理电水壶;小屋正中的显示屏上,滚动播放着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信息……找工作、找对象、找服务,不同需求的居民们陆续来到红色“嘉”油站,一时间小屋内熙熙攘攘、热闹非凡。
“嘉麟社区有不少拆迁户和陪读的宝妈,找零工的需求很旺盛,所以刚开始我们在户外劳动者驿站的基础上增加了零工驿站的功能,后来又应居民和职工的需求,增加了红娘服务、家电维修等其他功能。”傅卜芬高兴地告诉记者,红色“嘉”油站通过常态化开展失业登记、职业指导、岗位推荐活动,“点对点”精准匹配,“一对一”就业援助,累计发布5000余条岗位信息,帮助260多名居民实现就业。
“没想到,我们的‘曹阿姨红娘义务工作室’如今远近闻名了,好多人从其他社区、其他乡镇赶过来登记信息。”嘉麟社区工作者徐敏介绍,除了线下登记信息,线上还有交友群,每个群都由社区工作者管理,确保发布的信息真实可靠。红色“嘉”油站还开辟“情书邮局”相亲角,组织线下活动,为1200余名单身青年搭台,目前促成20余对初步交往。“七夕快到了,过几天我们还会组织线下活动。”
找零工、找对象、找家政、电器维修、旧物置换……红色“嘉”油站不仅是快递员、环卫工的“街头避风港”,它更像驿站中的“六边形战士”,从小事、难题入手,用“小阵地”撬动“大民生”,打造出爱心汇聚、情谊交融的温馨家园。
“错时+延时”,最美驿站“不打烊”
“130、80,血压正常,放心吧!”在江苏海安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营业部的户外劳动者驿站,志愿者正在给环卫工何大姐量血压。看到自己血压正常,何大姐露出了笑容。
早在2019年,海安农商银行就依托营业网点建设户外劳动者驿站,2023年获评全国最美劳动者驿站。随着户外劳动者群体越来越大,该驿站在原驿站基础上进行了改造升级,形成“一个网点、两处站点”的服务新格局。
走进新升级的驿站,一阵清凉把暑热隔绝在室外。这里宽敞明亮、干净整洁、布置温馨,饮水机、微波炉、冰箱、应急药箱、充电设备等劳动者驿站“八个一”的必备设施一应俱全,驿站的一角还配备了专业的心脏复苏急救设备AED(自助体外除颤仪)。
“这是新打造的一处独立空间。”海安农商银行工会主席解文介绍,原有的劳动者驿站在营业厅一角,营业时间之外无法对外开放。改造升级后,在原共享厅堂之外,辟出了这处独立空间,一方面让营业部能够正常营业办公,另一方面让户外劳动者在非营业时间也能进站休息。
“标牌很醒目,利用导航很容易就找到了,门口停车场也很宽敞,我们停放作业车辆很方便。”环卫工花师傅告诉记者,负责这个片区的很多同事中午都会来这里休息,“最近天气热,驿站还会给大家准备太阳帽、防晒袖套等防晒物品,提供绿豆汤、凉茶等给大家解暑。”
“我们还针对新业态劳动者开展了很多特色活动,提供定制式服务。”海安农商银行党群工作部张许静介绍,站点特别建立了“劳”有所乐微信群,当气象部门有特殊天气预警时,志愿者会第一时间进行分享,群内还会不定期推送驿站开展的医疗咨询、心理健康服务等活动;与地方新业态党群中心、美团等机构合作,打造“骑”乐无穷服务品牌,每年7月17日骑士节对有先进事迹的骑士进行表彰,每年11月,与天楹集团合作评比最美“城市美容师”;定制骑士银行卡、骑士专属贷款,打造“骑手”学校,实现集团业务与服务户外职工有效融合。
“让老驿站焕发新面貌,让新驿站突出新定位。”海安市总工会党组书记、主席杨海燕告诉记者,海安市依托街道、社区、银行网点等,打造60余家户外劳动者驿站,其中6家获批省级服务站点。此次全面改造升级现有站点,丰富驿站服务内容,实现工会驿站从“少”到“多”、从“有”到“好”大转变,以驿站“小切口”传递工会“大关爱”,形成立体服务模式,将工会的温暖延伸至每一个奔波的身影旁。
图片摄影 邵劲松
墩东加油站司机之家
陈港村休息驿站“书记茶水铺”
嘉麟社区红色“嘉”油站
海安农商银行劳动者驿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