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辅导站里的“狂欢节”
本文字数:1081
暑气弥漫,蝉鸣声把八月的午后泡得滚烫。镇里的暑期辅导站成为了出笼的“神兽们”乘凉场域、收获知识和调节心情的快乐驿站。
辅导站里的阅读训练营,在大学生志愿者的精心谋划下,由24人组成,统一穿着印有“暑期阅读训练营”红色字样的白色衣衫,为我们营造了团队合作的氛围。戴金框眼镜的张老师饶有兴致地说:“今天咱们不搞默读,以新的方式,让文字在阅览室跳街舞!”我们好奇得手舞足蹈。
我作为典型的“默读派”,起初看到课程表上的“朗读风暴”四个字,忍不住和新同桌犯嘀咕:“搞什么名堂?现在我们是初中生了,还要求我们像小学生一样摇头晃脑地大声读书吗?”后来我才发现文字原来暗藏着这么多“表情包”。
“全体注意!现在开启角色扮演朗读模式!”张老师突然举起秒表,阅览室里瞬间炸开了锅。我被分到《哈利波特》朗读小组,抽到“分院帽”的角色。当我把卡纸折的尖顶帽扣在头上,又用手捏着鼻子怪腔怪调地念出“你也许属于格兰芬多”时,邻座扮演哈利的赵一柱笑得人仰马翻,手里的魔杖——拖把杆“哐当”一声砸在地上。最绝的是演伏地魔的刘天明,用含着半口水的声音念完了整段台词,唾沫星子飞溅的时候,我们仿佛看见银幕里的黑烟在阅览室里萦绕。
“请大家安静,接下来是动作派朗读挑战。”张老师像变魔术似的,掏出一沓索引卡,“抽到‘忐忑’的同学要边读边跳骑马舞,抽到‘慷慨激昂’的同学必须单脚站立!”我闭着眼抽到“悲伤”,还没等反应过来,沈田田已经抱着我的胳膊,开始嚎啕大哭——她抽到的是“安慰者”角色。当我们俩对着《别了,我的班》里“孟丽丽要转学”的那段哭得东倒西歪时,后排突然传来魔性的笑声,演“愤怒”的男生,正顶着椅子模仿大猩猩捶胸顿足,憨态可掬。
最后的朗读魔法聚焦在“朗读角斗场”。大组间玩起了“飞花令battle”,你背“忽如一夜春风来”,我就对“千树万树梨花开”的诗句,前者呼,后者应,不亦乐乎。输的组要接受“惩罚”——用《新闻联播》腔调念《西游记》里的妖怪台词。当我捏着嗓子说出“大王叫我来巡山”时,整个阅览室的人都笑到扶墙,连社区工会副主席都以为我们在拍小品。
当张老师在大屏幕上播放这次活动的全程视频时,阅览室里顿时沸腾起来,时时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营员们目不转睛地欣赏着画面里每个人的青春风采,真实的表现场景,令营员们流连忘返,笑声不断。
我突然发现,那些曾经觉得枯燥的文字,原来藏着这么多会跳舞的精灵。这些朗读魔法能让书本“活”起来,能从书页里跳出来,在酷热的夏日里开一场永不散场的派对,让阅读与快乐手拉着手。当文字遇见声音,当声音叠加动作和表情,当孤独学习变成集体的狂欢,知识会为青春绽放异彩。
邳州市土山初级中学 宋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