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让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乐业安心
本文字数:677
本报讯(通讯员 秦志贵 卢克余)近年来,淮安市淮安区总工会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维护中,通过制定制度、集体协商、阵地下沉,给予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专属保障”、“职伤”覆盖、关爱服务,让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乐业安心。
制度先行,多元“专属保障”。该区总工会建立健全“1+3”集体协商工作体系,积极构建“工会+人社+法院+N”多元解纷机制,形成“协商—调解—仲裁”全链条维权闭环,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保驾护航。区新就业形态行业工会联合会积极推广互助互济制度,全力筹措专项资金,为快递员、外卖骑手、货运及网约车司机赠送医疗互助保单,其中女司机、女骑手等新业态女职工还额外获赠“康乃馨”专属保障。
集体协商,“职伤”全面覆盖。该区为切实打通职业伤害保障服务中的痛点堵点,区总工会在去年8月针对性签订快递行业职业伤害保障全覆盖专项集体合同,明确为快递从业者统一缴纳工伤保险、补充工伤保险及商业险。截至目前,已有2000余名快递从业人员被纳入保障范围,相关保险缴纳工作全面落实,真正实现职业伤害保障“无死角”覆盖。
阵地下沉,关爱就在身边。举办综合服务集市,现场吸纳工会会员,发放健康指南,提供法律答疑;利用“康乃馨服务站”等阵地,开设心理辅导与个案咨询。积极开展“送清凉、送法律、送安全”活动,为劳动者发放“劳动保护爱心包”;在圆通、高德等企业开展普法、心理健康、劳动保护“三进”讲座。携手淮安区妇幼保健院,免费为职工提供血常规、心电图等10余项体检,让“健康守门人”与劳动者零距离。与此同时,区总工会与各行业工联会及相关企业工会通过轮番开展职工趣味运动会等“快乐+健康”活动,持续放大“工会在身边”品牌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