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新职业浪潮下,他们端起“新饭碗”

    本文字数:1569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日前发布第七批新职业,涵盖17个新职业和42个新工种。

此次发布的新职业既凸显了民生导向,又具备较大的就业容量,不仅让从业者吃下“定心丸”,还为相关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实现了就业与产业发展的同频共振、双向赋能。

服务犬驯养师——

用爱与专业守护特殊群体

此次公布的新工种中,“服务犬驯养师”备受关注。他们凭借专业与热爱,训练出为视障者引路的导盲犬、为自闭症儿童带来温暖的治愈犬。

在阳光使者导盲犬学校训练基地,服务犬驯养师梁延方正带领导盲犬“如意”进行训练。这只受训两个多月的拉布拉多,对细微指令反应灵敏,遇到路障能巧妙绕行。然而,一只犬从接受专业训练到成为合格的导盲犬,通常需要6个月至1年的时间。这一过程淘汰率极高,需经历严格的技能训练和性格测试等环节。

驯养师要结合奖励机制,反复强化犬只的听觉与触觉指令,帮助其固化肌肉记忆,这十分考验耐心。掌握动物心理学、行为学、营养学等专业技能的驯养师,每天要重复一个指令上百次。这就要求从业者不仅要有完善的职业规范,更要真心喜爱动物。

基地的另一边,“05后”驯养师毛泽林正与治愈犬“云小七”互动。与导盲犬不同,“云小七”活泼如精灵,能更好地陪伴自闭症儿童、孤寡老人等群体。

正如服务犬驯养师们所说:“我们不是在训练宠物,而是在培养能够改变他人生活的专业助手。这份工作需要专业技能,更需要无限的耐心与爱心。”

保鲜花制作工——

打造“不凋谢”的浪漫

这批新职业中,近三成直接服务于乡村振兴和县域经济,其中新增的工种——“保鲜花”制作工,具体从事什么工作?他们制作的“保鲜花”又是怎样的呢?

据介绍,“保鲜花”通过“脱水—置换—固化”工艺,将鲜切花中的水分及易腐物质替换为无毒有机保鲜剂,从而长时间保持鲜花形态和色泽。也就是说,真花经过高科技处理实现“冻龄”保鲜,以满足市场需求。

“保鲜花”制作工张寅介绍,经过“上妆”处理后,原本花期不足一周的鲜花可成为能保存三到五年的“保鲜花”。更重要的是,通过脱花粉、用天然染料染色等工艺,解决了鲜花过敏等问题,让“保鲜花”成为更多人可放心亲近的“情感载体”。

“调色和配色是‘保鲜花’行业的重要环节,会影响‘保鲜花’的价值。为了达到丰富的色彩效果,我们必须精确控制每一个关键因素。”张寅说道。

过去,由于缺乏职业认定,“保鲜花”制作技能传承不足。如今产业快速发展,人才缺口愈发明显。“保鲜花”制作工项目技术推广人贺星表示:“‘保鲜花’没有损耗,市场空间巨大,可服务全球客户。无论是它的容器还是花材,都可实现标准化。而且国家现在给出了明确的职业界定,这对整个行业来说都是重大利好。”

氢燃料电池测试员——

燃料电池的“安全卫士”

随着氢燃料电池在汽车、储能等领域广泛应用,氢燃料电池测试员的舞台也越来越广阔。氢燃料电池测试员并非简单的检测员,而是贯穿氢能产业链的研发、生产、应用全环节,他们被誉为燃料电池的“安全卫士”。

与其他检测工种相比,氢燃料电池测试员最核心的检测环节是安全性。中汽中心新能源检验中心氢能与燃料电池部工程师王晓兵介绍:“在测试之前,我们基本都会对样品进行燃料电池气密性检测,确保氢气不会泄漏,包括整个氢气管路、空气管路和水路的安装,以及电子负载的负载线安装,都必须保证每一个连接步骤的安全性。”

过了基础安全关,还得让燃料电池接受“极限挑战”,在高寒、高温、高湿等极端环境下进行测试,以检验其耐力。

王晓兵表示,如果测试环节系统中的燃料电池堆出现问题,测试员还要对燃料电池堆进行“解剖”,从微观视角查找“病灶”。“我们要判断问题所在,把内部组件拆解下来,送到理化实验室进行微观层面的解析,帮助企业定位问题。”

此次氢燃料电池测试员被正式列入新职业目录,在王晓兵看来,如同给氢能行业注入了“强心剂”,让人才培养有了明确方向,行业管理也将更加规范有序。

杨诗 吴越 朱高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