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扎根基层,当好职工“贴心调解员”

——记薛埠镇总工会“工会社工”袁芸

    本文字数:989

从初出茅庐的“职场新人”到独当一面的“多面手”,金坛区薛埠镇总工会“工会社工”袁芸,已从政策“小白”成长为职工信赖的纠纷“调解员”。“能力在成长,但‘忠诚党的事业,竭诚服务职工’的初心从未改变。”袁芸说,工会工作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需要脚踏实地的坚守与奉献。

2021年入职时,袁芸对工会工作的认知还停留在“发福利、搞活动”。直到当年10月参与帮扶奥托立夫(江苏)汽车安全零部件有限公司职工朱先生时,她才真正读懂“娘家人”的分量。朱先生的女儿出生即确诊“皮罗综合征”,后因双耳失聪接受脑干植入手术,累计花费达63万元。为帮助他纳入困难职工帮扶范围,袁芸逐张核对医疗票据、逐项梳理申报材料,年底便让他拿到了困难职工补助。回访时听到那句“工会真是雪中送炭”,袁芸忽然明白:工会工作不是简单的“事务性劳动”,而是关乎职工冷暖的“民心工程”。

这份使命感在2023年百人企业建会攻坚中愈发强烈。面对部分企业“建会无用”的质疑,袁芸协助相关负责人带着政策文件上门,用医疗互助、技能补贴、劳动争议调解等真实案例耐心解读与沟通。最终,她推动江苏广大畜禽有限公司等15家企业完成建会,超额达成目标。当职工们说“终于有娘家了”,袁芸深深体会到“担当,就是用脚步丈量责任,用汗水浇灌信任”。同年的工会实名制数据采集工作,更让她尝到了“创新”的甜头。面对157个工会组织、1.7万名会员的信息,她和同事跳出传统手工录入模式,创新“分类标注+批量导入”方法,按企业类型、职业标签分组,用模板批量处理,让录入效率提升40%,准确率达99%以上。围绕货车司机入会,她简化《信息采集表》至姓名、电话、车牌号等5项必填项,通过企业集中办理、村委协助办理双渠道,顺利完成754名司机的入会登记。“改革没有捷径,只能在实践中找破题办法。”袁芸说。

工会的价值,藏在看得见的细节里。从2024年筹建工会暑托班,到今年持续开设职工子女暑托班,袁芸全程用心——从课程设计到营养配餐,一一反复打磨,累计服务170余名职工子女。看到职工在朋友圈感慨“解决了最揪心的难题”,她笑着说:“这是最好的褒奖。”

这样的温暖,藏在日常的点滴里:在企业蹲守2小时,手把手教职工扫码入会;把“安康杯”答题变成车间里的趣味竞赛;逐个核对职工体检名单……正是这些看似琐碎的事,慢慢累积成职工心中“稳稳的幸福”。

“做一棵扎根基层的树,让每个工会人都成为‘发光体’,就能汇聚成照亮职工幸福的星河。”望向未来,袁芸眼神坚定。

唐秋冰 胡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