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劳模工匠进校园”点燃学子“技能报国梦”
本文字数:804
日前,南京城市职业学院迎来一场“匠心与青春”的双向奔赴。在该校报告厅举行的“劳模工匠进校园”活动中,来自南京喜之郎食品有限公司的全国劳模张恒楠、南京长安汽车有限公司的南京市劳模刘锡云、南京高喜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南京市劳模徐振乾与200余名师生代表共话奋斗故事,传递匠心力量。
“从基层技术员到全国劳模,我用了18年。”全国劳模张恒楠以《用奋斗镌刻青春底色》为题,开启了一段“平凡到不凡”的成长叙事,其中,有初入果冻生产车间时的青涩,有每天提前一小时到岗记录工艺、下班后留在车间复盘流程的艰辛,还有为了攻克条状咖啡生产难题而在一线连续蹲守一周的坚持。“29年只做一件事:让每一辆车‘零缺陷’交付。”南京市劳模刘锡云带来的《破茧之路》主题分享中,这位特级技师用“作茧不自缚、破茧化蝶、破圈成长”三部曲,讲述了自己的奋斗历程。“焊接不是‘焊死’,而是‘焊活’,让每一个焊点成为技术的注脚。”南京市劳模徐振乾围绕《目标、行动、态度》这一主题,分享了自己从“打螺丝普工”到“焊接大师”的逆袭之路。
宣讲环节的技术分享,瞬间点燃了同学们的实践热情。“工匠学子技艺比拼”环节中,徐振乾现场出题:“模拟SMT焊接场景,完成芯片引脚焊接,要求无虚焊、无连焊。”该校智能工程学院的3名学生走上舞台,与劳模同台比拼技艺。焊接结束点评时徐振乾说:“虽然还有提升空间,但这股子‘敢挑战’的劲头,就是工匠的苗子!”随后,刘锡云针对长安订单班学生的提问:“面对智能化检测设备,你们觉得传统检测经验会被替代吗?”一番交流互动后,刘锡云笃定地给出答案,“技术会迭代,但‘精益求精’的匠心永远是核心竞争力!”
“我们以前对劳模工匠的认知比较模糊。这次面对面的交流,让我们感受到了劳模工匠身上独特的魅力。”此次活动在学生们心中埋下了一颗颗“匠心”的种子。他们纷纷表示,要以这些劳模工匠为榜样,努力学好专业知识,在技能报国的道路上脚踏实地、勇攀高峰。
通讯员 王付凯 蔡静 记者 陶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