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职工之声

努力提升新时代企业工会工作的“含精量”

    本文字数:1792

陈宝泉

“精”是一种品质、一种能力、一种素养、一种要求。作为企业工会干部,有了“精”的理念、“精”的追求、“精”的目标、“精”的行动,才能更好地提升工会的引领力、组织力、服务力,把企业工会事业干精彩、出精品。

精业。精业是工会干部的第一位要求。首先业立于志。要立大志、立长志,要立足工会岗位,心无旁骛,吃得起清苦,耐得住寂寞,受得起委屈,坚持不懈,一干到底。其次业精于专。只有先当专才,才有可能当通才;只有当专家,才能当大家。要一门深入,精进不止。专攻工会工作,就是要把工会岗位职责研究透,把工作现状研究透,搞清楚存在什么问题、有哪些经验,钻研进去,深入下去,不断精进。第三业成于勤。要想成就工会事业、实现价值,必须要勤奋、勤快、勤劳,这就要求工会干部付出比别人多、流汗比别人多、干活比别人多、实践比别人多,只有勤才能干成事。脑勤,就是要围绕工会工作,养成思考的好习惯;腿勤,就是常到基层搞调查,多到一线摸实情,征求基层意见,掌握职工的思想动态;手勤,就是亲自实践,带头落实,不当甩手掌柜,不“耍嘴皮子”,做实干家。

精学。学而知之,不学无术。工会干部一定要重视学习,热爱学习,把学习当成一种爱好习惯、一种生活方式。只有通过努力学习增强本领,才能更好履行工会的使命担当。要坚持不懈地学领袖思想,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工会工作;学新发展理念,推进工会事业高质量发展;学工运理论,明确新时代工运事业的前进方向;学法律法规,掌握维权的法律和政策依据;学工运历史,从波澜壮阔的工运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学新基建、新技术、学AI,适应信息技术产业加速发展的新形势。用好“学习强国”、职工书屋等平台,向实践学,向职工学,形成人人重学习、个个在学习的浓厚氛围。推动工运理论进企业、工会干部上讲台,强化专业知识,提升业务能力,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部署落实到工会工作中。

精谋。精谋就是出好主意、出好计谋、出好计策。当参谋、提建议是工会干部第一位的责任。党委有思想,工会要有思路;行政有想法,工会要有办法。工会干部要当好“谋士”,从企业的角度主动谋划工作。党委领导重点关注的,工会事先要有准备、有考虑;行政领导没有考虑到的,工会要方案在胸,办法在手,争取做到与企业党政同向思维、同步思考、同频共振。要养成调查研究的好习惯,掌握自己分管工作的第一手材料,并进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科学分析。要想得进去,展得开,拢得起,把情况弄全、弄准,把材料掰开、揉碎,把关系理顺、摆正,分类排队、分析综合,得出正确结论,为企业党政决策当好参谋,提出好的建议。

精干。精干就是精明强干。首先是表达能力。工会要参加各种会议,口头表达要分寸适度、讲究艺术、恰如其分、恰到好处。工会的文字工作量也很大,要熟练驾驭文字,准确表达言辞。其次是协调能力。工会工作不是“独角戏”,而是“大合唱”,需要方方面面的配合。要当善于协调、长于组织的“活动家”,努力提高协调能力,合理确定协调方式,熟练运用协调艺术。要知方懂圆,善于汇报,勤于沟通,乐于联系,对上讲服从,对下讲服务,对内讲团结,横向讲配合。第三是办事能力。要做到人到事解,人到事了,人到事结,凡事难不倒,大事办得成功,小事办得圆满。这种一流办事能力突出表现在“快、准、细、实”四个字上。快,就是反应快,行动快,干净利落,雷厉风行;准,就是情况掌握准,不模棱两可、含糊其辞,不似是而非,歪曲误解;细,就是心细如发,严谨细致,一丝不苟,多向思维,多方协商,多套方案;实,就是工作扎实、务实,事事有回应,件件有落实。

精品。精起源于心。心中装有多少精的意识,就能创造多少精品。有些工作之所以成为工会工作的精品,在于工作的构思、准备、组织、落实等,处处体现了执行者的精品意识和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工会干部要把“精”作为工作理念、追求目标,思考时“精”为指导,谋划时“精”为目标,实施时“精”为标准,成果上“精”为目的,人人追求精品,个个力求卓越。精在细节。细节见功夫、见精神、见作风、见责任。工会每项工作都包含着无数细节,只有把执行过程分解细化,才能准确把握各个环节、每个细节,任务的完成才有质量,才有品质。精出特色。特色需要因地制宜、结合创新。结合就是运用,就是发展,就是创新。运用要有自己的特点,发展要有自己的亮点,创新要有自己的闪光点,这样工会工作才能各具特色、精品不断、亮点纷呈、富有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