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产改样板间

产改激活千菇园 乡村振兴“菌”香四溢

    本文字数:1466

徐州千菇园现代农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千菇园)成立于2020年,是一家集种植、采摘、科教及娱乐于一体的现代化蘑菇生态园,是江苏省服务“三农”高水平基地、后方帮扶基地、示范优秀家庭农场。年产食用菌1000余吨,年产值达1200余万元,先后获得徐州市食用菌培训基地、茶树菇示范推广基地、党员带头创业示范基地、食用菌试验基地等称号。

自深入开展产改工作以来,千菇园积极响应经开区徐庄镇“百、千、万”产改育才工程,践行“三用二带”产改工作法,始终坚持用科技兴企、用技能兴企、用劳动兴家的理念,带领农民转变为产业工人、引领农民实现赋能致富,成功走出一条致力于乡村振兴的产改之路。

深化村企联建 提振农民转型信心

产改工作的顺利推进,离不开镇、村、企三级支持。千菇园积极争取镇产改工作支持,依托村里搭建的劳务用工平台,专门成立产改工作领导小组,吸纳村内农民务工。

为了让农民切实享受到政策优惠,千菇园在分给村民种地的集体建设用地上,建设了2万平方米的标准化工业厂房。农户可以通过“租金+入股”的形式获取收益,不仅租金稳定,还能额外获得分红。政策激励和收益保障双管齐下,极大地激发了农民主动转型的积极性。

为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千菇园定期邀请农民参加“双进”活动,同时组织周边电商从业人员来公司开展现场交流会,以此吸引更多渴望致富的农民来学习。通过打造产改宣传阵地,制作通俗易懂、接地气的宣传标语,营造出农民支持产改、融入产改的浓厚氛围。

链接优质资源 增强职工技能本领

在校企合作上,千菇园主动链接优质资源,建成了苏皖鲁豫省际交界地区食用菌产教融合培训基地,同时与江苏省农科院、徐州市农科院、徐庄镇农技中心共同成立“食用菌技术培训中心”,为培育和壮大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提供了平台。

培训中心以食用菌种植技术为主要授课内容,联合邻近村庄开展免费职业技能培训20场,吸引周边的村民参加培训达3500余人次。此外,千菇园还联合江苏师范大学、徐州工程学院、徐州经开区民政局,共同开展电商销售、直播带货等课程培训,共有750人参加培训。

除了技术培训,千菇园还注重以赛促训,通过“以奖促学,以帮促学、以培促学”的方式,激励职工苦练技能、增强本领,先后组织职工开展技能大比武3场。在技术“一帮一”、“金蓝领”奖、“师徒结对”等活动中,对表现优异的职工给予奖励,助力6人实现职称评定晋级,5人实现带薪学历提升。

激活创新引擎

提升职工收入水平

为切实提高职工收入,千菇园积极开拓新型就业模式。根据职工意愿,聘用职工或带领职工认领食用菌种植大棚,提供技术支撑,并鼓励职工间互帮互助、合作生产、联合经营,带动就业500余人。在此基础上,千菇园打造了共享型直播间,免费为职工提供直播设备及场地,并聘请电商运营、直播专家现场指导。部分职工因此实现每月额外增收3000余元,公司电商销售业绩每年达500余万元。

此外,千菇园注重打造企业特色品牌,充分发挥课外研学品牌优势,鼓励职工兼职讲解员,自该项目启动以来,已接待相关机构、团体和个人40余次,并与多家农场达成蘑菇菌包供应协议,实现增收110余万元。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千菇园树立“创新创造价值”的理念,鼓励职工参与“五小”等技术创新评比,对有突出贡献的职工给予奖励。定期邀请高校专家进行技术指导,充分整合高校技术资源,组织12人成立技术攻关团队,外聘高校教授顾问4人,成功孵化食用菌专利15项,大大提高了产品的市场价值和占有率,为企业的创新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扎根乡村、服务农民,千菇园始终致力于打造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农民产业工人队伍。汇集企业产改之力,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

徐梦婷 刘浚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