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王书金: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
本文字数:1595
本报记者 徐军霞 通讯员 冯广源 陆长海 杨洪江
前不久,泰州兴化市大营镇营中村全体安置户委托村委会一班人,来到江苏舍得建设有限公司,向王书金送上一块上书“饮水思源葆本色、致富不忘家乡人”的牌匾,以此感谢他多年来为家乡发展作出的贡献。
王书金是从营中村走出去的致富能人,如今经营着江苏舍得建设公司,把公司打理得红红火火。多年来,他虽身处在外,却心系家乡,从捐资疏浚河道、修桥、修路、亮化路灯到建设安置房,从改善村容到守护乡愁,用实际行动践行“不忘乡情,心怀桑梓”的初心,用心用情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
捐资60多万元,美化村容村貌
“家乡的路,是游子归乡的第一张名片。”王书金深知,基础设施的完善是乡村振兴的基石。2009年到2012年,他个人主动出资20多万元,帮助营中村孙庄一组、二组、四组修建道路、铺设硬质路道,彻底解决了村内部分路段“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的窘境。这条道路不仅连通了村庄与外界,更架起了村民通向幸福生活的桥梁。硬质路道铺设好后,他发现村庄的主、支干道与村民的家门口路道不能全部衔接,晚上天黑老年人行走不便,于是又出资10多万元,帮助村民铺设巷道、亮化路灯。“以前外出两脚泥,自行车、三轮车颠簸得厉害,现在路修好了,路灯也亮了,交通出行方便多了!”村民们纷纷感慨。
王书金的“反哺”不止于此。早在2013年建成的营中村公益性墓地,设施简陋,环境杂乱。王书金于2024年投资30多万元,为村里的公益性墓地修建围墙、排水沟,在公益性墓地外围种植绿化,使墓地焕然一新。如今,绿树成荫的围墙既守护了逝者的安宁,也为生者营造了肃穆整洁的祭扫环境。“以前墓地周围杂草丛生,现在像公园一样,大家更愿意迁坟进来了。”该村一位村干部表示,王书金的善举不仅美化了村容村貌,更延续了乡村文明的生态底色。
精心建设安置房,203户乡亲乔迁新居
“根在故土,情系桑梓。”2022年至2024年,大营镇推进土地增减挂钩及房屋连片整治工作,涉及村庄土地复垦、安置房建设等复杂任务。面对这一民生工程,王书金毅然返乡,参与安置房建设。从施工规划到施工监督,他全程亲力亲为,确保房屋“高标准、高质量”。
在建设工地,他常与工人一起,现场指挥施工,反复强调:“安置房是老百姓的‘安心房’,绝不能有半点马虎!”最终,他主导建设的安置房不仅结构稳固、布局合理,还配套完善了水电、绿化等设施,成为村民交口称赞的“暖心工程”。这一项目不仅盘活了村庄土地资源,更让全镇203户村民住上了现代化新居,实现了“安居梦”与“发展梦”的双赢。
作为在外能人,王书金还通过“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平台,与村民共谋发展大计。在2024年的民生微实事清单讨论中,他提出“以生态修复带动乡村建设”的构想,建议将“营中文化”融入村庄规划,支持打造“一河一路一桥”生态风光带,让历史记忆与当代生活交相辉映。他说:“乡村振兴不仅要富口袋,更要富精神。只有留住乡愁,才能让子孙后代记住我们的根。”
热心公益事业,100多万支持“第二家乡”建设
在专心发展企业的同时,王书金还热心公益事业,心系企业落户的“第二家乡”建设。兴化市兴东镇两家敬老院的老人们提起王书金,并不陌生。每年的新春佳节,王书金都会给每家敬老院送上2万元慰问金。今年春节前夕,他再次送来4万元慰问金,让老人们深受感动。
兴东镇鑫东花园小区一直是“建筑施工临时用电”,存在安全隐患。2023年,兴东镇决定实施“临代正”整改,找到了王书金,借助公司专业优势和实力,请公司垫资建设。王书金当即答应,组织施工队伍进场施工,当年12月底前完成“临代正”整改,200多户居民用上了“放心电”“安全电”。2024年,通过投票、评标等,江苏舍得工程建设有限公司承建了孙唐村农房改善集中区一期项目。王书金表示,一定要把工程打造成样板工程、精品工程,坚决把这件造福百姓的大事办好办实。
近几年来,王书金为“第二家乡”捐建停车场、建设集镇鑫东花园居民用电“临代正”整改工程等出资出力,资助款项达100多万元。他说,将继续回报社会,做一名有担当、讲奉献的企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