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基层实践

构筑新时代劳模管理服务新格局 助力高素质劳动者有为有位

    本文字数:1999

曹语彤

劳动模范是中国劳动者的最高荣誉,习近平总书记多次用“民族的精英”“人民的楷模”“共和国的功臣”等赞誉之词,褒扬广大劳动模范。为促进劳模管理服务工作进一步完善,更好地发挥劳模示范引领作用,盱眙县总工会结合日常工作,通过走访座谈等形式对劳模的管理服务工作进行了深入调查、认真分析和仔细研究,总结出了盱眙经验,找准了现实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举措。

盱眙劳模管理服务整体情况

树楷模,劳模先进不断涌现。盱眙县严格按照劳模评选标准,推选出各级劳模共384人,其中全国劳模2人、全国先进工作者1人、省级劳模61人、享受省劳模待遇9人、市级劳模210人、享受市劳模待遇101人,在全社会营造了崇尚劳动、尊重劳模、热爱劳模、学习劳模的良好氛围。

暖人心,精准帮扶关爱劳模。通过入户走访、电话慰问等多种形式常态化关心、精准化服务,慰问各级劳模。及时做好“三金”、荣誉津贴发放工作,组织符合条件的劳模参加疗休养活动和享受免费健康体检,让劳模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及工会组织的关怀。

提素质,构建平台建功立业。支持并指导具备条件的企业创建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利用工匠学院开展师徒结对、业务培训等活动,带动广大职工学习技术、提高技能、创新创造,在提升职工素质、增强职工创新能力、推进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等方面作出积极贡献。

劳模队伍管理服务存在的问题

劳模管理重评比轻引导。一种现象是评而不管。部分基层工会对劳模评选工作非常重视,积极争取指标,却不重视对劳模的日常管理,有的基层工会主席对本单位劳模底数不清、情况不明,甚至一些劳模在工作中发生变故,如违纪违法等,劳模所在单位不及时与县总工会沟通,瞒报信息,致使这些发生“变质”的劳模,仍然享受着慰问、医疗、退休等一系列政策待遇。另一种现象是管而不用。对劳模精神内涵的挖掘提炼不够,没有把先进人物当作单位的无形资产,致使劳模获评后变成单位“吉祥物”,照片上墙、事迹进档,劳模有劲使不上,没有发挥应有作用。

劳模奖励重物质轻培养。近年来,劳模待遇不断提高,这对鼓舞职工奋发向上、建功立业有积极意义,但也造成了部分劳模被待遇冲昏头脑,躺在功劳簿上一劳永逸,极个别还出现争待遇要待遇的现象,严重影响整体形象。有的劳模不加强自身修养,奉献精神弱化、创新劲头钝化,且劳模队伍中有大量的一线劳动者,文化程度不一,健康状况不一,岗位差异较大,能力素质各不相同,加上单位组织力度跟不上,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劳模队伍发挥表率作用。

劳模活动重形式轻内容。长期以来,工会承担着劳模培养、选树、宣传、关爱等管理工作,在全社会弘扬了“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时代精神,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但也出现了一些过于重视形式、不受劳模欢迎的活动。表面上看起来热热闹闹,实际上内容空洞,形式主义现象严重,对劳模的触动、帮助、再教育作用不大,不利于劳模素质的持续提升。调研发现,劳模宣传往往侧重于老黄牛式的服务型,对能干加巧干的知识型劳模宣传不足,且缺乏长效报道和统筹规划,导致影响范围较小,受众关注度有限,没有起到应有的带动、引领、示范作用。

做好新时代劳模队伍管理服务工作的建议

一是推行评管并重,强化管用结合。动态管理,精准服务。建立劳模信息数据库,做到劳模个人情况清、家庭状况清、急难愁盼清,实时更新工作变动、退休亡故等情况,及时掌握劳模违法违纪事件,确保队伍先进性。双向充电,提升素质。将思政教育、劳模座谈交流等作为必修课,常态化组织劳模之间的技术、管理及先进经验交流,鼓励企业构建“培训—练兵—竞赛—创新—晋级—评先”职工成长模式。能上能下,激发活力。建立灵活多变、能进能出的动态化管理模式,避免“一评定终身”,确保劳模心中有压力,时刻以高标准严格约束自己,更好地发挥领军作用。

二是推行全面保障,放大表率作用。优化服务,暖心关怀。做好疗休养工作,建立健全免费体检制度,定期开展走访慰问,扩大劳模在各级人大、政协包括群团组织代表的比例。提高待遇,凝心聚力。建立健全技能人才薪酬分配制度,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和激励机制,切实提高技能人才特别是劳模的工资待遇,激发荣誉感、价值感和奋斗热情。搭建平台,引领创新。推进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工作,发挥传帮带作用,广泛开展技能比武、合理化建议等群众性岗位创新活动,搭建技能竞赛和职工创新双平台,促进技能提升与创新成果转化。

三是推行主题宣传,弘扬劳模精神。创新形式,扩大影响。深化劳模工匠进校园、助企行、进车间等活动,采用现场宣讲和视频宣讲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宣传。树立典型,营造氛围。在主流媒体开辟劳模精神宣传专栏,突出宣传不同行业领域的优秀模范,挖掘代表性强的劳模典型,制作系列专题片和微视频,利用新媒体平台广泛传播。丰富人设,立体呈现。创新宣传媒介手段和叙事方法,打破对劳模的刻板化、符号化认知,用劳模的先进事迹感召群众,用劳模的优秀品质引领社会,树立起新时代劳模的立体形象。

(作者单位:盱眙县总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