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教授答疑

灵活就业人员怎么参保?

    本文字数:1230

问:我是灵活就业人员,没有固定的用人单位,是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还是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好呢?

答:灵活就业人员可以有两种方式参加社会保险。第一种是以个人身份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由个人承担,可以在当地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的60%~300%之间选择适当的缴费基数,缴费比例为20%。可选择按月、按季度、按半年、按年等方式缴纳。第二种是在户籍地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方式按年、按档次缴纳,具体缴费档次标准根据国家和省规定以及经济发展、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等情况合理确定并适时调整。实践中,多数灵活就业人员会选择第一种参保方式,因为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有一些优点。

比如,领取养老待遇的时间更早。灵活就业人员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未延迟退休的情况下是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同时满足最低缴费年限15年,即可享受基本养老保险;而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不论男女,年满60周岁,累计缴费满15年,才能够领取养老金待遇。

再如,享有的养老金待遇更高。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更注重保障参保人员退休后的生活质量,提供相对较高水平的养老保障,待遇与缴费基数、缴费年限紧密相关,实行“多缴多得、长缴多得”;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属于广覆盖、保基本的养老保障制度,主要是为城乡居民提供最基本的养老生活保障,缴费压力小,但保障水平相对有限。

灵活就业人员参保可以通过线上、线下两种方式。线上办理:通过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全国人社政务服务平台、电子社保卡、掌上12333APP等全国统一线上服务入口和各级人社政务服务网站等渠道,轻松办理参保登记。线下办理:携带本人身份证(居住证)或社保卡等材料,到参保地社保经办机构办理参保手续,也可以就近选择能够办理参保的街道(乡镇)便民服务中心、社银合作网点、自助服务终端等方式办理手续。灵活就业人员参保应当“即时办结”,符合条件的即时受理、当场反馈;对于不符合条件的,实行一次性告知制度。

灵活就业人员以个人身份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后流动就业的,社保衔接非常简便。如果是在省内流动就业的,无需转移养老保险关系;如果是跨省流动就业的,可按国家规定向新参保地提出申请办理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手续,相关要求与有单位的职工是一样的。

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之间的衔接也是比较“丝滑”的。之前参加过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灵活就业人员,符合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领取条件的,可在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领取地提出申请办理城乡制度衔接,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并入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如果不符合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领取条件的,可以在转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领取地提出申请,将之前在城镇单位或者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保的个人账户储存额并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并领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

总之,灵活就业人员不管参加何种社保,都可以让自己在年老之后获得享受社会扶助的权利,增强安全感和稳定性。

江苏省劳动关系研究院(江苏工匠学院) 刘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