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当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娘家人”
本文字数:1349
赵灿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蓬勃发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大量涌现,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建会入会和维权服务工作,促进他们体面劳动、舒心工作、全面发展,最大限度地把他们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是工会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的重要内容,也是党交给工会的一项政治任务。
一、要从“点”上入手,加强工会组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群体具有分布范围广、流动速度快、群体规模庞大、人员结构复杂等特点。做好这一群体工会工作的落脚点在基层,薄弱环节也在基层。要强化党建引领,主动向党委汇报工作,力争把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会工作纳入党建工作总体部署。深化“两企三新”工会工作,将强化党建引领与做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群体建会入会、维权服务等工作一体推进。要强化单独建会,将龙头企业、大型平台代理商、服务商作为建会重点,通过舆论宣传、入企宣讲、会商座谈、服务引导等方式,推进相关平台企业、头部企业及其关联企业依法普遍建会,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分公司,下游代理商、服务商建会。要强化部门联动,加强与社会工作、网信、交通、市场监管、邮政管理等部门单位的沟通,常态化对接会商,形成工作合力。
二、要从“线”上贯通,健全服务体系。坚持因地因企制宜,按照“头部企业带动、产业发展相近、职工相对集中、覆盖规模合理”等原则,推进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建会入会工作。要加强工作体系建设,加快行业工会建设步伐,健全完善各级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行业工会联合会组织体系,加强规章制度建设,明确工作职责,选优配强工会干部,充分发挥行业工会联合会贴近一线、贴近职工的优势,使之成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入会和管理服务的重要载体。要加强网上工会建设,把网上工会作为联系服务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重要突破口,畅通网上申请入会渠道。扎实推进工会会员实名制工作,加快工会、人社、交通运输等部门间数据交换对接工作,建立头部平台企业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专属数据库,实时采集、动态管理,做实“平台入会+驻地入会”,实现工会服务线上线下有效衔接。要加强工作品牌建设,全面推进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会工作三年行动,聚焦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职业特点和现实需求,进一步锻造苏工暖“新”行动,持续开展“8+X”综合服务集市活动,整合力量资源,集成服务内容,打造稳定可持续的、工会元素鲜明的服务品牌。开展“卡友法律服务行”专项行动,为货车司机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精准的法律服务,保障好货车司机群体合法权益。
三、要从“面”上拓展,建好服务阵地。做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会工作,关键是要做好维权服务工作,切实把他们吸引过来、组织起来、稳固下来。要扎实推动工会驿站“新双15工程”,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园区楼宇、银行网点等,因地制宜加强“工会驿站”建设,指导建设运营单位健全完善管理制度,推广“工会驿站+”做法,向8小时之外延伸服务。要持续推进“司机之家”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巩固提升“司机之家”服务品质,积极拓展服务范围,全面加载工会维权服务功能,将“司机之家”打造为服务货车司机的综合性服务平台。要在物流园区、平台企业、工会驿站、司机之家等地设立法律服务站,公布援助律师联系方式、法律服务内容,及时化解各种矛盾问题,切实维护劳动领域政治安全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队伍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