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五心”服务催开职工文化之花
淮安市清江浦区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 蔡伯宁
本文字数:2039
近年来,淮安市清江浦区总工会把握时代脉搏,贴近职工需求,将工会元素融入文化特色,聚焦“五心”理念,用力用情推进特色职工文化建设,充分展现职工文化的时代魅力,汇聚磅礴向上力量。
不忘初心,为职工文化筑牢“信念根基”
组织职工和工会干部开展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中国工会十八大精神网上知识竞答;注重发挥红色教育基地作用,成功申报“苏皖边区政府旧址纪念馆”为省首批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基地,并在此和淮安市总联合举办党建主题活动,强化职工思想政治引领;在盱眙县黄花塘新四军文化园举办清江浦区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改革暨工会干部能力素质提高培训班,通过沉浸式红色现场教育,传承优良传统,提高工会干部能力素质水平,激发产改动力活力;依托全国大学生志愿宣讲团队,开展“赓续红色血脉,凝聚奋进力量”红色主题宣讲走进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活动,以“理论+文艺”形式,为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职工上了一堂生动的精神“补钙课”,切实把红色文化转化为助力区域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强劲精神动能。
淬炼匠心,奏响新时代“劳动赞歌”
在全区选聘20名“双进”宣讲团队伍,开展主题宣讲30多场次;与淮安市总在黄码港产业园临港新城项目工地,联合举办“争做技术能手 争当大国工匠”劳动竞赛誓师大会暨劳模工匠主题宣讲文艺演出活动,将劳模工匠主题宣讲和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活动融合一体,200多名职工在“家”门口品尝到“美味”的精神文化大餐。在开展“劳模工匠助企行”专项行动中,组织35次技术帮扶、技能培训、“师带徒”活动,解决技术问题41个,产生效益764万元;将42名劳模工匠先进事迹汇编成册,在各级新闻媒体宣传劳模工匠等先进事迹,淮安旺旺食品梁士恩等劳模先进事迹在《学习强国》等新闻媒体上重点宣传。
阅读润心,让职工在书香浸润中成长成才
开展“全民阅读春风行动”“带一本好书回家过年”阅读活动,在产改企业、建设工地、产业链、商圈楼宇、社区机关等开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劳动创造幸福”“筑梦现代化 共绘新图景”等主题宣讲、阅读和网上知识竞赛28场,在“阅读经典好书、争当时代工匠”阅读沙龙活动中邀请高校教授开展主题讲座,帮助和激励职工选好书、读好书、分享好书,用知识提升素质,树立理想信念。
区总了解到江苏天成建设集团职工有“手机摄影培训”方面的需要,邀请摄影专家担任授课老师,上门为80多名职工讲解手机摄影的相关知识和操作技巧,让企业职工增长了知识也提高了对手机摄影的兴趣,陶冶了职工生活情操。还在全区开展了网络视频征集展示活动,17个作品在区总公众号上展示;在全市职工经典诵读比赛中区总两个节目分获二、三等奖;推进7家省以上职工书屋和图书馆互联互通,2024年度淮海商圈工会联合会等2家职工书屋获“全国重点建设职工书屋”称号。
关爱暖心,用心用情营造温馨港湾
开展职工安全生产、劳动保护主题演讲、宣传、演练、心理健康讲座等活动20多场次。在“安全隐患随手拍”活动中上报40个参赛作品;督促企业规范签订劳动安全卫生和女职工劳动保护专项集体合同;在新业态、产改企业、重点项目开展免费体检、购买互济会保障、“安康三送”、职业健康学习培训等活动。淮安顺丰快递公司有员工心理健康方面知识需求,区总工会及时组织相关专家到企业作心理健康和“网络安全”专题讲座。开展关注女性健康安全知识讲座培训活动,在女职工康乃馨服务站不定期开展各类心理咨询、使她们经常感受到工会“娘家人”的暖心关爱。
运动开心,提振职工群众精气神
以“强身健体展风采,追求卓越向未来”为活动主题,秉承竞技比赛和快乐运动相结合、体能比赛和智力比赛相结合的活动理念,举办全区第三届职工羽毛球比赛,接续开展区第二届职工运动会暨2025年清江浦区“迎新春”职工趣味运动会,鼓励产改企业、新就业形态群体、专精特新企业单独组队参赛,将“体育文化”与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和提升职工幸福健康指数和营造欢乐祥和节日氛围相结合,拿出2万元专项资金,发放职工文体普惠券;组队参加淮安市第十届运动会(职工部)暨第三届职工运动会羽毛球、三人制篮球、乒乓球、排球、拔河比赛,共获得1个冠军、3个亚军的优异成绩。
牵头组织承办淮安市第三届职工运动会拔河比赛,精心策划、精密部署,以严实的作风抓实抓细赛事各项工作,实现了“安全、节俭、精彩”办赛的目标,比赛取得圆满成功,受到参与职工和上级部门赞扬和肯定;在配合省总工会开展省总工会团建下基层活动中,将开展基层工会文体知识培训和参与互动活动相结合,展现文体魅力,有效激发职工文化活力。
小编说:淮安市清江浦区总工会不断满足职工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在精准服务中推动职工文化建设蝶变跃升。扩大职工文化服务阵地的影响力,构建立体化、多元化“服务圈”,开展职工喜闻乐见、形式丰富多样的劳模工匠宣讲等宣传教育活动,切实推动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深入人心。用风格多样的文艺形式,贴近群众的表演方式以及紧跟新时代步伐的表演内容,把一顿顿丰盛的“精神文化大餐”送到了职工身边,让基层职工深切感受到浓浓的人文关怀和温暖,提升了职工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