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服务+”工作法打造法律服务“夜门诊”品牌
本文字数:827
近年来,江阴市新桥镇总工会立足工会维权服务职能,以“法律零距离”为抓手,坚持“期预告、周安排、全免费”推进模式,做到定点、定时、定人,打通法律咨询服务“供给链”,以“服务+”模式创新实践新桥镇职工法律“夜门诊”工作。
“线上预告+指尖普法”,丰富职工法律服务形式。新桥镇总工会在粉丝量数十万的“时裳新桥”微信公众号上打造“法律服务夜门诊”专栏,定期将法律专家坐诊名单、坐诊时间、坐诊地址、预约方式等信息进行预告,让有需求的职工群众能就近就便获取公益法律服务。同时利用各村(社区)、企业工会微信群定期开展工会法、民法典等相关知识“每日一法”普法宣传,让职工群众能在指尖获取日常生活中的民商事法律知识点,实现职工法律服务的“融合式”供给。截至目前,已累计推送“每日一法”400余期,转发微信群3000次,惠及职工群众9万余人次。
“专家坐诊+育才造土”,提档职工法律服务质量。新桥镇总工会在多个社区等设实体职工“法律服务夜门诊”,聘请律师、基层调解员、人社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和“好乡伦”睦邻团志愿者代表等作为“法律服务夜门诊”专家,定期安排资深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轮流坐诊,无偿为职工群众解答重大、疑难、复杂法律问题,提供法律意见和建议。实践职工法律服务“老带新、传帮带”工程,健全“事前报名+事中跟班”机制,加强对青年职工调解员的经验传导与业务指导,深化后备力量培育。截至目前,全镇共有26人参加法律夜门诊值班,另有青年职工调解员累计跟班学习20人次。
“现场答疑+联合调处”,畅通职工诉求表达渠道。新桥镇总工会依托“12348”“12351”热线和各类网格微信群,搭建镇级职工来电来访咨询集中接待定点平台,在常态化释疑基础上形成“专家专答、即问即答”的“门诊式”法律咨询服务模式。同时发挥镇级劳动关系联合调处中心就地就便调处矛盾纠纷优势,将涉劳动争议纠纷转交至镇级联调中心协调解决,实现一窗式受理、一站式解决、一条龙服务。自2019年6月启动法律夜门诊活动以来已开展296次。今年以来已开设47次,累计解答来电来访法律咨询130余次。
谈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