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深化“小三级”工会建设 为基层强筋骨增活力
省总工会基层工作部
本文字数:4825
“小三级”工会是由乡镇(街道)、开发区(工业园区)工会,村(社区)、区域(行业)性工会,企业(社会组织、楼宇商圈等)工会所构成的三级基层工会组织体系,是基层工会联系职工群众、开展维权服务的前沿阵地,也是工会参与基层治理、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力量。“小三级”工会是加强基层工会组织建设的难点,也是转折点、增长极和动力源。
一、提高站位,深刻理解“小三级”工会面临的新形势
江苏抓乡镇(街道)工会建设、抓开发区(园区)工会建设比较早。但与以往的发展阶段相比,“小三级”工会又面临许多新形势新变化。
一是“服务高质量发展”对“小三级”工会提出了新要求。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集中体现在发展质量上,也集中在基层。“小三级”工会是工会组织体系的基础,必须把服务高质量发展摆在更为突出的位置,以更大力度加强工会组织体系和治理体系建设,致力于解决制约高质量发展的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推动实现工会改革和服务基层、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深度融合、高效联动。
二是“全过程人民民主”对“小三级”工会提出了新要求。工会作为党领导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代表和组织职工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参与基层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在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小三级”工会是民主管理的土壤,必须坚持以全过程人民民主为引领,推动构建“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工作体系,迈向“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更高水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展现更大作为。
三是“统筹发展和安全”对“小三级”工会提出了新要求。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我国各类矛盾和风险易发期,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因素明显增多。“小三级”工会是劳动领域政治安全的底盘,必须严格落实“五个坚决”要求,坚持“两手抓”工作格局,坚持维权维稳相统一,认真履行工会基本职责,用心用情做好维权服务工作,上下联动、共同努力,切实维护劳动领域政治安全。
二、顺势而为,准确把握“小三级”工会建设的新要求
工会组织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始终与党和国家的发展紧密相连。“小三级”工会是工会的基础和前沿,面对的对象、领域、任务、方式、环境都发生了许多新变化,也正处于为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发挥更大作用的机遇期,处于更深层次更高水平推进自身改革的攻坚期。
一是顺着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延展“小三级”工会的工作对象。我省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数字经济等产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从业人员逐年增长。其中,以货车司机、网约车司机、快递员、外卖配送员为代表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已经成为职工队伍的新生力量。必须始终坚持紧紧盯住平台企业、建立建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行业工会联合会,在“重点突破、行业覆盖”的同时,重视发挥乡镇(街道)和开发区工会的“区域兜底”作用、区块集合作用。不仅要兜底,还要兜得牢、兜得好,让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想入能入、应入尽入。
二是顺着社会主要矛盾的深刻变化,拓宽“小三级”工会的工作领域。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对基层治理、公共服务提出了不少新课题。“小三级”工会联系职工最直接、服务职工最具体,庞大的组织体系、广泛的社会影响,决定了它在社会治理中的独特作用。推进“小三级”工会建设,必须不断扩大组织覆盖和服务覆盖,把工作触角在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形态等领域扎根、扎深,切实发挥乡镇(街道)和开发区工会的桥头堡作用,探索城市社区工会建设新路径,把工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建会入会、维权服务的工作效能。
三是顺着工会数智化建设进程的加快,丰富“小三级”工会的工作手段。近年来,省总工会加快推进“江苏工会服务网”建设。省总层面有近30项服务功能实现了网上办理,带动市县工会近120个项目功能网上办理,推动工会服务直达基层、赋能基层、调动基层,帮助基层工会实现便捷化服务、动态化管理。“小三级”工会也要顺势延长“工作手臂”,提升网上服务质效,成为“工会服务一张网”的主力军,推动工作方式线上线下相融合,打造工会工作升级版,形成“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效能叠加模式。
三、与时俱进,研究探索“小三级”工会发展的新路径
进一步推进“小三级”工会建设,必须勇于面对改革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探索更多的思路和对策,以问题为导向,探索创新工会组织形式、运行机制、活动方式和服务手段,不断夯实工会基层基础,把“小三级”工会工作推上一个新台阶。
一是加强团结引领,突出三个坚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为“走在前、做示范”提供强大动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思想的引领、团结的力量。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职工。积极应对国内外环境日益严峻复杂的新挑战,适应广大职工思想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征,采取职工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用职工听得懂、易接受的表达方式,广泛开展有特色、接地气、入人心的宣传宣讲,推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进企业、进商圈、进驿站,强化广大职工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打牢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坚持以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激励职工。广泛宣传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工人阶级和广大职工群众的高度重视和关心关怀,持续深化“劳模工匠进校园 思政教师进企业”活动,讲好劳模故事、劳动故事、工匠故事,激励广大职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坚持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引导职工。全面准确把握全会的重大原则、重大举措、根本保证,用改革新成就鼓舞职工,用发展新目标激励职工,引导广大职工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最大限度凝聚改革共识、筑牢思想基础,充分激发职工创新创造活力、增强改革动力。
二是提升服务质效,抓住三个注重。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改善职工生活品质,以更加平衡、更加充分的发展满足职工美好生活需要,是广大“小三级”工会的奋斗目标。要更加注重提升维权服务层次。坚持以职工需求为导向,在维护好职工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安全卫生、技能培训等劳动经济权益的同时,把维权服务向民主管理、公平正义、精神文化、安全环境等方面延伸,为职工提供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充足的生活福利、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注重提高维权服务质量。改进维权服务方式,健全完善劳动关系协商协调机制,开展更宽领域、更有实效的集体协商,提供个性化、菜单式的服务项目,推动维权工作由粗放型管理向精准化服务发展。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更好地发挥职工代表大会对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监督作用。推动平台企业建立与工会、劳动者代表常态化沟通协商机制。更加注重拓展维权服务领域。在做好劳动模范、困难职工等特殊群体维权服务的同时,加强对包括广大农民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在内的全体职工的普惠性服务。积极做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建会入会和维权服务工作,畅通诉求表达渠道,解决急难愁盼问题。健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社保制度,扩大职业伤害保障试点。
三是创新组织体制,实现三个兼顾。适应社会结构和人口流动、产业模式和组织方式、职工队伍和劳动关系的发展变化,在更广范围、更宽领域、更多群体中不断扩大工会组织、工会工作、工会服务的有效覆盖。在工作领域上,兼顾传统经济领域和非公经济领域、新经济领域。在巩固传统领域建会入会基础上,重点紧盯非公有制企业,加强新技术新业态领域、社会组织、小微企业工会组织建设,推动各级各类快递物流、电子商务园区普遍建立工会组织,不断挖掘建会入会新的增长点。在工作对象上,兼顾正规就业和非正规就业、标准劳动关系和非标准劳动关系。特别是针对货车司机、网约车司机、快递员、外卖配送员等新就业形态群体的职业特点,强化分类指导,充分发挥产业、行业工会的优势和作用,灵活运用单独建会、联合建会、行业建会、区域建会等多种方式,集中推动重点行业、头部企业依法普遍建立工会组织,最大限度吸收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加入工会。在工作路径上,兼顾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和对应党建片区、社会治理网格。比如南京江宁区东山街道总工会,大力扶持物业行业联合工会、社会组织工会联合会和楼宇工会建设,取得了明显的工作成效。此外,还要加强和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等单位的协同配合,推动货运挂靠企业、快递加盟企业、外卖配送代理商、劳务派遣公司依法建会,着力建设一批有人员和经费保障、以覆盖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为主的县级、市级行业工会联合会。
四是优化运行方式,推进“三化”建设。我们要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推进“小三级”工会工作的制度化、信息化、社会化,使工会组织更加充满活力、更加坚强有力。在制度化方面,进一步坚持和完善自觉接受党的领导、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强化职工思想政治引领、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深化工会改革创新,推动工会各项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法治化。在信息化方面,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手段,加快推进智慧工会建设。结合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建会入会、三类重点企业建会、互联网企业建会、小微企业建会等专项行动,及时将工会组织和会员信息动态纳入实名制数据库管理,逐步实现工会会员职业清晰、统计精准。比如昆山市总工会,运用“工会组织规范化建设”数字管理平台,每年开展基层工会组织“健康体检”的做法,让数字化助力规范化、以数字化保障长效化,值得借鉴推广。在社会化方面,彻底扭转“关门办会”“自说自话”的现象,向“开门办会”、整合资源转变。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园区楼宇、银行网点、加油站点等,因地制宜建设“司机之家”“户外劳动者驿站”,大力加强共享职工之家、区域职工之家建设,努力打造融建会入会、权益维护、帮扶救助、教育培训、文体娱乐、志愿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区域性服务站点。
四、资源倾斜,不断强化“小三级”工会工作保障
要准确领会好、全面落实好全总的部署要求,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政治担当推进“小三级”工会建设,为完成全国指标任务作出江苏应有的贡献。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工会要积极争取同级党委政府的重视支持,抓住加强新就业形态企业、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群体党建工作契机,推动完善“小三级”工会组织体系、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建会入会等工作纳入党建总体规划和考核体系。切实用好政府与同级工会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和业务主管部门的协同配合,做好信息互通共享、资源支持保障等工作。市县两级工会要把加强“小三级”工会建设作为“县级工会加强年”的重要内容,摆上重要位置,明确职责、统筹推进。
二是充实工作力量。各级工会要加强对下指导服务,结合工会干部赴基层蹲点等工作,选派优秀干部深入一线指导推动,帮助基层解决实际问题。建设专职、兼职、挂职相结合的基层工会干部队伍,培育工会积极分子和志愿者队伍。规范和加强社会化工会工作者队伍建设,在定岗使用上优先向建会入会工作任务较重的乡镇(街道)工会和区域性、行业性工会联合会倾斜。
三是落实经费保障。实行重点工作项目化管理制度,加大对“小三级”工会的专项经费投入力度,积极争取财政资金支持和社会各方资金投入,探索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以乡镇(街道)工会和区域性、行业性工会联合会为重点,逐级加大投入,着力打造一批示范性工会组织。省总专设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关爱资金,市、县两级工会可以在年度预算中安排一定额度的配套专项资金,尽可能多地给予政策优惠、资源倾斜。
四是注重分类指导。各级地方工会要加大政策含金量,充分考虑地区差异和行业特点,根据基层工会工作基础和组织形式等具体情况,统筹推进工作,做到实事求是、量力而行。鼓励各地“小三级”工会在组织形式、入会方式、服务手段、激励保障等方面探索实践。聚焦影响“小三级”工会建设的难点堵点,加强指导服务,集中力量攻关,切实加以解决,自下而上的自发推进和自上而下的赋能给力相结合,通过重点突破带动工作整体水平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