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扬州鸟叔”蒋永庆:拍摄百鸟风情,记录生态之美
本文字数:1309
蒋永庆摄影作品
蒋永庆在拍摄
王槐艾
“一座城市,生态环境好不好?‘环游世界’的鸟儿最有发言权。”近日,“扬州鸟叔”蒋永庆在扬州市广陵区摄影家协会公益课堂上讲起自己的发现,他镜头下记录的扬州鸟类已有300多种,超过20万张鸟儿“写真照”中,每个镜头都有故事。他记录的不仅是鸟,更有扬州的碧水蓝天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景。
蒋永庆原是扬州柴油机厂的办公室主任和工会积极分子,年轻的时候还是扬州市篮球队队长,中长跑金牌获得者,曾以扬州市“职工体育明星”的身份成为北京奥运会火炬手。但他更是一名资深“摄影达人”,他拍摄的照片多次在市总工会举办的展览中获奖。2008年,蒋永庆从单位退休,2011年接触数码相机。“我庆幸自己赶上了好时代,有幸福的家庭、稳定的收入,我热爱这座城市,要用镜头记录城市的美好。”他说。
2011年春天,正在瘦西湖内取景拍摄的蒋永庆突然眼前一亮,看到一群白鹭迎风嬉戏、翩翩起舞。他欣喜万分,连续摁下快门,将一张张“蓝天碧水白鹭图”定格。“一行白鹭上青天”,多么富有诗意的画面。生态优良,白鹭来栖,这是扬州城市生态环境越来越好最有说服力的见证。蒋永庆由此下决心,要拍摄百鸟风情,记录扬州生态美。
他先后置办约17万元的摄影器材,不论严寒酷暑,每天蹲守在瘦西湖景区、古运河沿岸、城区公园和乡村田野等地,3年多时间里抓拍了20多万张鸟儿“写真照”。2014年,他精选百余幅照片,汇编出版《扬州湿地百鸟风情》画册。“扬州鸟叔”的雅号,不胫而走。
所谓“良禽择木而栖”,鸟类对栖息的生态环境有很高要求。鸟类种群的繁荣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当地的良好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繁荣。蒋永庆用镜头聚焦这些会飞的“城市客人”,专攻拍鸟。爱是真的爱、苦是真的苦,他一听说哪里有新的鸟类出现,骑着电瓶车就出发。一台相机、两个镜头、一个三脚架、一辆电瓶车,便是“鸟叔”在扬州走南闯北的行头。寻鸟、追鸟、拍鸟、护鸟,十几年来,这些几乎成了蒋永庆生活的全部。
“一周7天,我有5天都在拍鸟。”他说,哪怕是几十公里外的高邮湖,哪怕是寒冬酷暑,也阻挡不了他拍鸟的步伐。扬州“鸟谱”中的第300种鸟——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胸翡翠,就是他去年连续7天骑电动车去高邮湖拍到的。有时为了守候稀有鸟类,他在草丛里一呆就是几天。
作为扬州市鸟类和野生动物摄影分会的名誉主席,这些年蒋永庆在拍鸟之余,更关注教育科普。他后来出版《扬州城市鸟类趣闻》摄影画册,用“百鸟风情”点赞“秀美扬州”;相继在扬州各大公园和学校举办鸟类摄影展。那些被他拍到的鸟儿,都是生动的科普教材,都是生态美的自然见证。
有人曾问蒋永庆,为何对拍鸟如此痴迷?他说:“过去盼温饱,现在盼环保,生态文明是人们本能的向往,所以我乐此不疲。”“10多年前,扬州能见到的有150多种鸟,现在已经超过了300种,扬州‘鸟谱’翻了一倍。”蒋永庆说,鸟类种类和数量的增多,是生态环境改善与城市保护措施得力的结果。在他的镜头下,一张张珍贵的照片见证了扬州生态环境不断向好的变化,小鸟们用翅膀为扬州的好生态投了票。
身为扬州市鸟类和野生动物摄影分会名誉主席,蒋永庆意识到拍摄鸟类背后蕴含的现实意义。“能将家乡拍好,才是优秀的摄影家。”蒋永庆说,他坚信随着扬州生态环境越来越好,镜头中的鸟儿种类也会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