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以改革为笔,描绘“无边光景一时新”的壮阔图景

    本文字数:1636

金远培

山河为卷,改革为笔。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举旗定向、擘画蓝图,布局宏阔、清晰醒目,中国改革开放又矗立起新的里程碑。改革勇立潮头,实干气象万千。前路虽遥,行则必至。我们要走在前做示范,勇当全面深化改革的探路尖兵,奋力书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以敢为人先的魄力,续写改革的传奇故事。改革席卷神州地,万里江山锦绣春。时间是最忠实的记录者,也是最伟大的书写者。回望来路,新中国成立75年来,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改革从未停步,一路砥砺前行。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写下了由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不朽史诗。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改革开放的大幕,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擘画全面深化改革的宏伟蓝图,再到如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不日新者必日退”。从立梁架柱谋改革,到蹄疾步稳推改革,我们从思想层面、制度层面到实践层面一体化推进,释放着改革红利。聚焦安徽小岗村,从“18枚红手印”叩响农村包产到户改革大门到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分红六连增,小岗人的改革梦承载着广大农民的温饱梦、发展梦、致富梦、小康梦、幸福梦;驻足湖南十八洞村,“湘”里“湘”亲聊改革变化,谈农村发展,猕猴桃、蜂蜜等特色农产品旅游电商平台,走出了乡村振兴发展的致富路。中国人以敢为人先的魄力续写着改革的传奇故事,在改革开放的画卷里深深感受着时代前行的澎湃潮声。

以人民至上的情怀,续写改革的幸福故事。改革的路千条万条,让老百姓过上更加红火的好日子,是新征程上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一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是人民的幸福安康。改革巨轮的船舱里,装载的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与向往。从三中全会公报和决定的字里行间,我们读出了党对人民福祉的深切关怀,对人民至上理念的生动诠释。从“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到“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从作出“强化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和基本民生财力保障”的方向指引,到提出“统筹推进重大标志性工程和‘小而美’民生项目”……这一系列民生举措如同春风化雨,滋润着老百姓的心田。改革新征程上,围绕老百姓的安危冷暖,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把合民需、称民心、顺民意的各项举措落到实处。从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中找准改革的发力点和突破口。焦裕禄从群众中学到了治理风沙的妙计,沈浩通过挨家挨户走访找到小岗村的致富之策,天津“一枚印章管审批”,浙江“最多跑一次”,江苏“一天挂号三天有效”,福建三明综合医改……这充分说明唯有俯下身子,根植于民,才能找到改革的正确路径。我们要将调研发现的“问题清单”转化为进一步深化改革的“任务清单”,继而壮大改革的“成果清单”,让改革与民声同向、与民意同行,让“人民风帆”推动改革之舟破浪远航。

以舍我其谁的勇气,续写改革的奋斗故事。改革潮涌,击鼓催征。惟其艰巨,所以伟大;惟其艰巨,更显荣光。越是恢弘的改革宏图,越需要改革者的勇毅与担当。从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再到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蕴含着历史的再接续、时代的新图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既要坚持在大局下谋划、在大势中推进、在大事上作为,又要坚持察实情、出实招、求实效;既要在战略上主动作为,又要在战术上稳扎稳打;既要在“全面”上下功夫,又要在“深化”上用实劲;既要有不折不挠的决心,又要有久久为功的恒心;既要当改革的促进派,又要做改革的实干家。难关是奋进者的考题,改革是实干者的舞台。机遇面前主动出击,不犹豫,不观望,看准了就抓紧干;困难面前迎难而上,不推诿,不逃避,敢于动真敢碰硬。敢于挑最重的担子,接最烫的山芋,啃最硬的骨头,以“不破楼兰誓不还”的拼劲、“不用扬鞭自奋蹄”的闯劲、“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把全面深化改革的“施工图”变成“实景画”。

秋风习习,潮涌海阔。我们识变、应变、求变,用好全面深化改革关键一招;我们寻路、探路、领路。奋进中国式现代化关键一程。以改革为笔,描绘“无边光景一时新”的壮阔图景。

(作者单位:无锡惠山区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