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劳动者为时代写下的精神篇章

——《打工诗歌四十年精选(1983—2023)》主编札记

    本文字数:2196

罗德远

2024年9月,笔者与广东《佛山文艺》杂志王海军担纲主编,汇集全国289位诗人、508首佳作的诗歌选本《打工诗歌四十年精选(1983—2023)》,由南方出版社出版发行。

这部诗歌选本囊括了1983—2023年期间,国内最广泛、最优秀的打工诗人的代表性作品,是一部迄今为止全国最具代表性、学术性和史料价值的“打工诗歌”文本。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神州大地改革开放风起云涌,“东南西北中,发财到广东”,数以千万计的农民工来到珠三角(之后延伸到长三角直至全国),现实的生存与精神的诉求,对城市文明的热切向往,对公平正义的合理呼唤,文学表达成为他们的最佳“情感通道”、精神出口。“打工文学”应运而生,“打工诗歌”则是其中最为鲜活的文学形式。

“打工诗歌”作为一个特殊时代的文学表现形式,经过四十多年的沉淀,以其质朴粗粝的现场感、源自心灵的真情体验,生动表达了打工群体的劳动与创造、青春与梦想,汇聚起为打工群体、为打工时代发声的磅礴力量,已经成为中国当代诗歌史上一个作者众多、特色鲜明、不容忽视的“诗歌现象”。

打工诗歌的出现,一些关键时段不应忽略:20世纪90年代,《佛山文艺》杂志开辟诗歌栏目《星梦园打工诗人流行榜》;1992年,深圳市宝安区石岩镇文化站创办手抄复印的《加班报》,发表反映打工生活的诗歌,作品被《诗歌报》推介选用;1994年9月,徐非在广东省佛山市《外来工》杂志发表诗歌《一位打工妹的征婚启事》,收到3000多封读者来信,经《羊城晚报》披露,全国数十家报刊转载;1996年2月,《打工报》在广东省中山市创刊;1997年,打工诗人谢湘南参加诗刊社第14届青春诗会,诗集《零点搬运工》入选《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2001年5月31日,罗德远、徐非、任明友、许强发起的《打工诗人》在广东省惠州市创刊,打工诗歌写作者从此有了一个集体发声的平台;2005年10月,打工诗人郑小琼参加诗刊社第21届青春诗会,“郑小琼现象”引发诗坛热议;2006年11月上半月,中国作家协会主办《诗刊》以“我们在底层用汗水浇铸城市与诗歌:《打工诗选》作品选辑”为题,集中选发20位打工诗人的23首作品;2007年5月,《打工诗人》编选的《1985—2005中国打工诗歌精选》出版,系打工诗歌首次通过选集亮相诗坛。

经过四十多年的积累、磨砺与发展,“打工诗歌”已然成为一个庞大且特殊群体的青春呐喊与文学见证。为纪念特殊的打工年代、彪炳特殊的打工群体、刻录独特的文学样式,进一步梳理、钩沉、荟萃、总结这一独特的文学样本,2019年伊始,民间诗刊《打工诗人》《佛山文艺》杂志社联合启动《打工诗歌四十年精选》征集工作,得到广大作者、读者、社会人士热烈响应和积极支持,通过努力,该书成功入选2022年度佛山市文艺精品扶持项目。

这部诗歌选本,自2019年启动征集、收集整理、编辑修订到正式出版,历时超过4年。我们觉得,这本诗选与其他文学选本最大的不同与特色在于:

一是选稿不惟名气,更注重其质地。为囊括优秀的打工诗歌作品,经过广泛宣传发动,共收到820多位作者的16800多首作品,这些作品既有曾经刊登名刊大刊,也有发表于内刊。凭着我们对底层生活、打工人生的透彻理解,精选每篇作品、斟酌每个句子。个别写作者的作品或许粗糙一些,没有那么精致,基于我们对其生存状态和精神世界的了解,感觉是其真实生活和出自心灵的写照,也选入其中。

二是作者地域的广泛性。入选作者分布在全国各地各个行业,他们当中有打工后的成功创业者,也有悄然返乡的农民工,也有关注底层的知名诗人,不少作者仍然身处基层,诗歌仍然是他们的精神支撑,比如上海的电梯维修工崔维刚,广东东莞的环卫工曾德奎、佛山南海的外卖诗人吴荣强、惠州大亚湾的卖菜女胡雅玲,等等。

三是作品数量的确定。散落在全国报刊的打工诗歌众多,如何收集遴选到更多优秀作品?经过思忖,我们发动广大作者投来自己认为最满意的打工诗歌,同时要求每首作品附上原来刊登的报刊名称,然后进行认真查证;作者简介以100字为限,尽量较为客观;作品排序方面,以作者姓氏拼音分类,便于读者查找和阅读。

最终,我们按照每位作者收入不超过两首原则,出版社严格筛选,编选者披沙沥金,最终遴选收入289位作者的508首“打工诗歌”佳作。诗选附有长达万言的“后记”《“打工诗歌”诞生记》,通过全面梳理、翔实阐述,以期让社会和读者全面了解“打工诗歌”发轫、诞生、发展和繁荣的全过程。

作为劳动者为时代写下的精神篇章,打工诗歌艺术呈现并深刻揭示了时代与社会真实的一面,更让那些破碎迷茫的心灵走向丰盛,重塑高蹈的理想与坚韧的精神。对生存挣扎的痛苦、对理想的不懈追寻,打工诗歌呈现了一代人的生存流动轨迹,折射出的是一个特殊时代的文化意蕴和内在精神特质。作为一个特殊时代的见证,打工诗歌业已写入2023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广东文学通史》,以及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2013)》、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现代文学史(1915—2016)》、河北人民出版社《中国工人文学史》。

2024年5月,国家统计局发布《2023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底,全国农民工总量2.9753亿人。作为一个参与创造我国改革开放经济奇迹与文化繁荣的庞大群体,我们的文学书写不应忘却他们。这部诗歌选本的作者来自全国各地各个行业,坚持我手写我心,书写的底层题材广泛,彰显了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呈现的生存状态与精神世界,能够与时代共振、与读者共情,填补了中国当代诗歌史的一项空白,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文献价值。

《打工诗歌四十年精选(1983—2023)》,一部饱蘸热血泪水汗水的青春纪念册,一部蕴藉温暖真情感动的劳动者诗篇。我们谨以此书,作证漂泊青春,致敬打工时代,献给无数平凡而伟大的劳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