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在这里,读懂打工人
——读《打工诗歌四十年精选(1983—2023)》
本文字数:1118
刘礼达
秋风送爽,丹桂飘香。在伟大祖国75周年华诞之际,由打工文学代表作家、知名诗人罗德远和《佛山文艺》杂志社主编王海军两人共同精心整理、编撰的《打工诗歌四十年精选》一书隆重上市了。透过这本书,透过诗人们饱含深情、震撼人心的文字,打工人可以找到共鸣;透过这本书,关心底层打工群体的人,可以更加理解和读懂这个身处底层却坚韧不拔的群体。
《打工诗歌四十年精选》一书由南方出版社出版,书中精选了来自全国各地的289位诗人、共508首诗歌。这些诗人大部分都是在底层生活或奋斗过的,所写作品直面现实,震撼人心。这本厚重的诗歌作品集,是对40年来打工诗歌的回望和总结,意义非凡。从底层成长奋斗起来却不忘初心的主编罗德远,以及几十年来一直关注并深受打工群体喜爱的《佛山文艺》杂志,在现任主编王海军的努力推动下,《打工诗歌四十年精选》一书得以出版面世,他们俩做了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透过这本书,可以读懂那常被主流社会所忽略的庞大的底层打工群体。打工诗人郑小琼说:“打工,一个沧桑的词……”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一批又一批打工人走出偏远闭塞的家乡,他们来到南国广东,来到珠三角打工,寻找生活的另一种可能。这期间,他们经历过种种酸甜苦辣。他们没有多高的文化水平,他们淳朴善良、吃苦耐劳,他们收入不高、穿着朴素,他们常常被人遗忘。但他们也有自己的想法,开始拿起笔,为命运呼喊。于是,打工文学、打工诗歌诞生了。当翻开这本《打工诗歌四十年精选》的目录,《搬运工》《修鞋工》《管线工的一天》《农民工夫妇的短信》《丽莎的工龄》《冲床工》《一位打工妹的征婚启事》……看到这些诗歌的题目,一个个挣扎奋斗在底层的身影仿佛跃然纸上,倍感亲切。
透过这本书,可以看到千千万万、各行各业的普通底层打工者的际遇,听到他们自己发出的声音。当主流诗坛和一些诗人在写一些无病呻吟、故弄玄虚、不知所云的作品的时候,我们的打工诗人正以直面现实、直抵人心的作品记录自己的生活和所处的时代,用“苦难为梦想加冕”、用质朴却饱含深情的文字“为漂泊流逝的青春作证”,他们的作品是“荆棘里开出绚烂的花”,值得细读、回味。譬如,“白炽灯为谁点亮/流水线旁,打工者一字排开/快,再快……左手用于白班,右手用于晚班/老茧夜以继日地成长/啊,车间,我的青春在此搁浅……”这是本书唯一一个名字被打上黑框、已经去世十年的90后著名诗人许立志的诗《车间,我的青春在此搁浅》,读来让人非常震撼。
罗曼·罗兰说过:“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打工生活是枯燥苦涩、辛苦劳累的,幸好还有文学和诗歌这种“无用之用”的东西,诚如《打工诗歌四十年精选》这本书,它可以为我们的前行带来更多力量。透过这本书,读懂无数平凡而伟大的打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