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我省深挖文化富矿绘就“水韵江苏”新画卷
本文字数:934
本报讯 (见习记者 汤筱青)9月27日下午,江苏省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坚定信心、鼓足干劲、勇挑大梁——奋力书写‘走在前、做示范’新答卷”系列新闻发布活动第二十场——省文旅厅专场新闻发布会。省文旅厅厅长杨志纯介绍了江苏省文旅发展的强劲势头,以及未来推进文化强省建设的举措。
“江苏外揽自然风光之秀,内得历史人文之胜,越来越成为人们‘心之所向、身之所往’的旅游目的地。”据介绍,我省不断推出更多叫好又叫座的精品力作,建成小剧场1156座,艺术创作生产呈现“江苏现象”;实施江苏地域文明探源工程,加强非遗系统性保护,展开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江苏实践”;文旅市场持续回升向好,去年我省文旅消费总额占全国的9.74%,占比全国第一,产业发展凸显“江苏特色”;聚焦江苏“水+文化”鲜明特质,发挥江河湖海资源禀赋优势,讲好“水韵江苏”故事,探索建设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江苏路径”;培育发展文旅融合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推动“旅游+”向“+旅游”转变,打响“江苏品牌”。
当前,文旅新玩法、新产品、新业态层出不穷,相关产业“火力全开”,江苏将从五方面入手,乘“文旅热”之东风,助力文化强省和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建设。
聚焦繁荣发展艺术创作,优化服务、引导、组织工作机制。优化服务机制,打造全生命周期支持的艺术创作生产体系,搭建更多展示交流平台。优化引导机制,引导各级国有文艺院团开拓演出市场、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优化组织机制,持续办好品牌活动,努力形成艺术精品和文化环境相互生成的生动情景。
聚焦文化为民惠民,建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创新举办“家门口看大展”活动,科技赋能推出沉浸式“逛展”新体验。提升办好“家门口赏好戏”活动,创新“送戏下乡”方式方法,让“文化大餐”更接地气。深化开展“家门口享非遗”活动,促进优质非遗资源有效融入城乡公共文化空间和群众日常生活。
聚焦彰显文明价值时代价值,健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和活态传承机制。协同推进文物古迹、古老建筑、名城名镇、历史街区、传统村落和文化景观保护,统筹推进非遗研究、保护、传承、传播。健全文化遗产价值内涵挖掘阐释机制,用考古重大成果实证“何以江苏”,完善现代博物馆体系,让博物馆更有“看头”。打造“留人见物有生活”的非遗体验空间,让城市留下记忆、人们记住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