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带娃”高手背后的“军师”

    本文字数:1098

决赛中,近300名选手同台竞技,来自江苏的9名选手参加了全部的比拼,最终3个赛道均获团体二等奖,还荣获了3个个人一等奖和6个个人二等奖,江苏省获得“优秀组织奖”。

在优异成绩的背后,江苏卫生职业健康学院护理学院副院长、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带头人钱丽冰,作为本次竞赛的指导老师,发挥了“幕后军师”般的关键作用。她不仅在竞赛准备阶段提供了专业的指导培训,还将这次竞赛作为契机,继续推动托育服务人才队伍的培养。

精心准备 追求卓越

“三个阶段的集训,真正聚在一起训练也就不到10天,时间紧任务重。”因此,在赛前的全省集训辅导中,钱丽冰制定了全面细致的计划:根据赛题范围制定标准化流程、反复模拟训练规范选手们的基本操作、线上做题纠错强化理论知识、磨合提升团队合作细节……此外,她还注重她们在模拟环境中的表现的合理性,比如体态和语言表达是否得体、是否能让评委清晰地看到操作细节等,确保选手们在每一个环节上都能精益求精。

训练时,钱丽冰还会根据每位选手的特点和优势进行个性化指导。在团体项目中,她会安排展示能力较强的选手担任主讲角色,而其他队员则根据各自的记录、配合能力进行相应的任务分配,确保团队中的每个成员都能在适合自己的位置上发挥潜力。面对大赛的压力,钱丽冰也经常通过谈心和鼓励,帮助选手们缓解紧张情绪,保持积极的心态。

展现风采 收获荣誉

“比赛过程中老师们都在外面观摩了,我们看到选手状态总体都很好。”在钱丽冰及指导组的共同努力下,江苏省的选手们在本次竞赛中大放异彩。据悉,9名选手都曾在江苏省托育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得优异成绩,并通过再次遴选和集训期间的训练评估,才最终确定参赛。

其中,有两名选手给钱丽冰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位是学历突出、曾在国外深造的研究生,但起初她在技能操作上并不突出,甚至在遴选阶段并不被看好。但她凭借不懈的努力和快速的进步,最终在理论考试中取得了几名选手中唯一的满分。另一位则是队伍中的高龄选手,年逾四十,面对高强度的心肺复苏等技能操作,她曾显得有些吃力,但坚韧和毅力最终帮助她克服了困难,用行动诠释了年龄不是限制。

行业展望 专业规范

“面对竞赛,首先心理素质要过硬,其次个人学习能力要过关,但最重要的是有没有接触过0—3岁的小朋友。”通过这次比赛,钱丽冰更深刻地认识到,只有真正了解婴幼儿的每一个成长阶段特点,才能在托育服务中做到最好。“缺乏实践的从业人员在提供服务时可能会走偏,无法满足婴幼儿的实际需求。”

“这次竞赛给了我们‘以赛促教’的机会。”钱丽冰表示,在之后的教学中,会将本次竞赛的相关内容融入教学计划中,并针对竞赛内容专门开设综合实训课程,作为学生实习前的必修课程,确保学生掌握必要的技能。

见习记者 殷泓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