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高手亮相,上阵比拼“带娃技能”
本文字数:1314
给婴幼儿喂奶,处理婴幼儿突发高热惊厥,给孩子们设计一日活动……在考场内,来自各省(区、市)代表队的选手们认真比赛,神情专注、规范有序……首届全国托育职业技能竞赛分为保育师(职工组)、保育师(学生组)和育婴员(职工组)等3个赛道,面向广大保育、育婴工作者和职业院校相关专业学生广泛开展,聚焦托育服务人才培养,以赛促学,以赛促建。
竞赛从需求出发 项目突出专业性
“所有比赛流程都是非常贴合育儿实际的!”第一次参加全国性技能竞赛的湖北代表队保育师(学生组)选手张洺滔非常激动,“比如抚触、桌面清洁消毒、物理降温……这些其实都是托育工作中要求的技术技巧!”
本次竞赛专家组组长吴俊端表示,按照《托育机构保育指导大纲(试行)》《保育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2021年版)》等文件要求,结合托育行业发展需求,本次大赛主要考核婴幼儿生活照料、婴幼儿卫生保健与护理及婴幼儿意外伤害应急处置的技能,技术难点主要是对于婴幼儿意外伤害的应急处置。这需要具备一定的医学理论和专业技术。
“专业”是许多参赛选手和技术指导以及裁判组乃至专家组对本次竞赛的共识,也是本次大赛的一大特点。大赛贴合托育相关职业工种岗位工作任务,聚焦岗位核心能力与职业综合能力,符合托育机构工作岗位对人才的综合技能需求。保育师和育婴员的考察项目有交叉也有区别,难度与侧重点各有不同,突出保育师、育婴员及院校学生关键工作技能的考核。
大赛中,选手们拼理论、赛实操,不仅要流程正确,也要做出恰当的回应与情绪调动,甚至还要沉着应对“突发状况”……本次竞赛内容包含的3个模块,每一个模块都紧密围绕婴幼儿健康养育照护和促进婴幼儿早期发展展开,不仅注重医育结合,同时通过模拟真实工作场景,再加上贴近实际突发状况模拟,全方位考验了保育师的专业能力以及临场应变的能力。
“很多网友有疑问:带娃是家里长辈们普遍掌握的一种技能,为什么要把孩子送到托育机构?通过本次比赛,我们希望能让更多的人知道,托育不仅仅是对婴幼儿的生活照料,还包括保育,以及照护、养育等内容。”吴俊端表示,“因此,在设计题目时,除了考查托育专业基本技能外,我们还考查选手们的儿童观和健康观,要求他们具备家托共育、沟通协调、组织协作等方面的能力。我们还增加了对本行业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技能及职业道德等的要求,充分体现托育人才的专业性。”
调动资源共同培育 以赛促成长
“实际工作中我们这样做了,但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现在通过训练、切磋、交流,完成了从简单的‘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的转变。”通过本次比赛,选手王静不仅技能得到提升,最终也取得了满意的成绩。
为了让选手备战决赛,各省组织了以儿保科专家、高校教师及托育行业资深人士为主的专业指导团队,为参赛选手量身打造培训计划,并积极协调高校和实训基地,提供优质的培训场地和设施,确保选手能够在最佳环境中进行全方位、高强度的集训。
“今年举办的是首届全国托育职业技能大赛。此前,个别地区和行业协会等也组织过类似大赛,但是就层级和正规程度来说,本次比赛可谓是行业内最高规格的比赛,大大提高了选手们的职业归属感、认同感、获得感。期待通过本次比赛,托育行业的社会认知度和影响力得以加强。”江苏省代表队技术指导曾山表示。
尹文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