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入托需求旺,期待更多专业托育人才

    本文字数:1117

近年来,随着二孩、三孩生育政策的放开,不少城市面临着托育新课题。据了解,目前我国有近3000万名3岁以下婴幼儿,其中有入托需求的家庭超过三成。但真正能入托的婴幼儿,在我国占比仅为6%左右,远低于OECD(经合组织)成员国35%的平均入托率。

家有2岁半幼童的陆晨,最近因孩子入托之事烦心不已。“我家附近没有公办托育机构,考察了几家私立托班,发现个别机构工作人员没资质、环境卫生达不到预期,一些保育人员经过短期培训就能上岗,让家长很难放心。”

当前,进入就业市场的托育从业者有两大来源——高等职业院校相关专业毕业的学生、中介机构考取证件的社会人员,后者与前者相比,存在专业知识难保障、职业操守不规范等问题。即便有越来越多的年轻职校生加入托育行业,但由于行业缺乏职称晋升通道、整体薪资待遇偏低,往往很难留住年轻人,间接导致人才储备源头出现问题。省内部分职业院校反映,今年托育、早教相关专业招生情况不太理想,不少学校未完成招生计划。

婴幼儿的养、护、教,都是育婴员需要掌握的技能。无论是托育机构,还是医院、月子中心、家政服务公司等,都需要大量的育婴员服务及就业。而我国的托育工作起步较晚,之前社会上也缺少这方面的专业人才。江苏省中小学教师培训学会婴幼儿照护服务专委会理事长邢丽说,目前,全省托育服务从业人员4万余人,其中保育人员2.7万余人。根据“十四五”江苏省托育服务发展规划,到2025年,从业人员将达到7万人左右,其中保育人员达5万人左右,目前的从业人数规模与人才发展需求相比,显然还有较大的缺口。

随着家庭规模缩小、育幼功能减弱,越来越需要现代化、社会化的托育服务。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人才是关键。南京城市职业学院康养工程学院院长蔡平表示,提高行业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已然成为行业健康发展的当务之急。不同于幼儿园内以老师的意识为主体为孩子进行游戏设计,0—3岁婴幼儿托育工作的重点更多是给孩子创设一个安全的生活成长环境,让每个孩子都能顺应自己的性格特点健康成长。这也给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饮食、睡眠、洗浴等基础照料,到安全卫生、生长检测、动作技能训练等进阶护理,再到智力开发、社会行为及人格培养、个性化教学等高阶教育,都是育婴员们“武器库”里需要常备的“武器”。对于尚在院校就读的学生们来说,作为行业储备人才,也不能仅仅满足于书本知识,在实践中积累经验也尤为重要。

通过举办更多的专业比赛和培训研讨,以赛促教,以赛促学,赛教融合,提升从业人员素质,有利于促进行业整体素质的提高,也让托育行业的从业人员有了更多获得感。目前,托育行业已经有了育婴员、育婴师、婴幼儿发展引导员三大职称评定,在给从业人员提供职业晋升通道、相应提高薪酬待遇的同时,也能促进这一行业良性发展。

吴良勤 曾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