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传递“好声音” 凝聚“新”力量

徐州着力构建“双进+服务+宣传”工作模式

    本文字数:928

本报讯 (记者 胥明虎 通讯员 王欢)8月27日,一场主题为“新就业形态下的职业心态和素养”的宣讲会在徐州经开区举行。今年以来,徐州市总工会坚持把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思想政治引领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探索构建“双进+服务+宣传”工作模式,成为工会工作的又一亮点。

突出“精、实、小”,深入开展宣讲活动。该市组建由新业态劳模先进、高校思政教师、基层工会干部组成的“新业态宣讲小分队”,开展体验式备课调研,征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最关心的时事话题,围绕权益维护、素质提升、价值实现等主题,开发通俗易懂、短小精练的宣讲课件,依托各类晨会班前会、中转服务站点、司机之家等灵活就便开展宣讲,让党的创新理论与新就业群体的工作生活产生碰撞、启发思考、形成共鸣,并借此扩大建会入会成果。目前累计组织新就业群体“学习二十大 岗位建新功”主题宣讲50场次,开展“云直播”“云宣讲”20场次,覆盖新就业形态劳动者1.7万余人次。

聚焦“暖、广、准”,不断强化服务引领。聚焦急难愁盼、完善阵地服务功能,开发制作“助新成才”思政微课15部,实现全市工会驿站“一码观看”全覆盖;在新业态劳动者集中的商圈市场推动设置100个便利型阅读站点,让“小驿站”成为思政引领重要空间。优化创新服务载体,实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学历技能提升专项计划,补助学费比例超过80%,累计发放励志奖学金43.4万元,助力276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升学历技能层次。依托“徐州工惠”智慧服务平台开展“工惠暖新”普惠服务20场,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送思想文化、送医疗保健、送保险保障、送工作岗位、送安全知识、送生活服务,目前已投入资金60余万元,惠及3.9万余人次。

注重“深、融、优”,选树宣传先进典型。集中开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宣传月”活动,开设“娘家人暖心事”“劳动创造幸福”等宣传专栏,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搭建各类比赛平台,通过举办劳模工匠故事宣讲大赛、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技能大赛等,挖掘、培养、宣传一批身边可学可感的奋斗群像。近年来先后推荐15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当选全国、省、市工代会代表,8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获得“徐州市劳动模范”和省、市“五一劳动奖章”,13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获评省、市“文明职工”,新就业群体职业认同感、社会责任感不断提升,立足本职、建功立业的热情不断转化成创新创造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