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持续高温天气,热射病“预防指南”请收好

    本文字数:1307

8月5日上午,江苏省气象台继续发布高温红色预警,部分地区日最高气温达到40℃以上。持续高温天气下,热射病也进入高发期,多地出现因热射病就医甚至死亡的病例。到底什么是热射病?为什么会得热射病?该如何防范?这份热射病“预防指南”请收好!

热射病一旦发生,死亡率极高

南京鼓楼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陈鸣介绍,热射病是最严重的中暑类型,由暴露于高温环境和(或)强体力劳动引发的体温调节失衡所致,产热大于散热,导致核心体温超过40℃,伴有皮肤灼热、意识障碍(例如谵妄、惊厥、昏迷)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的严重致命性疾病,一旦发生,死亡率极高。热射病的高危人群主要有环卫工人、建筑工人、交警等在户外长时间工作的人群,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儿童和孕妇等。

为什么会得热射病?根据发病原因和易感人群的不同,热射病可分为劳力型热射病和非劳力型热射病。劳力型热射病主要由于高强度体力活动引起机体产热与散热失衡而发病;非劳力型热射病则主要由高温和(或)高湿环境因素引起,通常没有剧烈的体力活动。

劳力型热射病多见于健康年轻人,常在重体力劳动、剧烈运动时发病。常表现为高热、抽搐、昏迷、多汗或无汗、心率快。严重者可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危及生命。

在家也会中暑?警惕非劳力型热射病

你以为只有在户外高温暴晒才会“中招”热射病?实际上不少患者都是居家老年人。

陈鸣介绍,非劳力型热射病多见于年老体弱和慢性病患者。由于被动暴露于热环境中,引起机体产热与散热失衡而发病。初始出现谵妄、癫痫发作及各种行为异常,严重者可出现高热、昏迷、休克、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呼吸急促和肺水肿,甚至死亡。

无锡市一位80岁的阿婆是热射病患者之一,她同时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阿尔茨海默病等多种慢性疾病。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曹赋韬介绍,之前阿婆其实已经有先兆中暑的表现了,但还是在家里待了两天,真正发现的时候已经抽搐、昏迷、呼吸衰竭,才送到医院抢救。

曹赋韬介绍,这是很典型的非劳力型热射病,究其原因,原来是这几天阿婆在家时没开空调。

另一例则是家里开着空调,但所有出风口都堵住了,居家环境密闭不通风;还有一例是老人为了节俭,在家里洒水降温,反而增加了空气湿度,高温高湿导致中暑;更有甚者,开空调按错键,误开了热空调……曹赋韬表示:“近期收治的20例热射病患者中,真正的劳力型热射病只有1例,剩下的都是非劳力型。”

关键在预防,避免高温高湿不通风环境

降低热射病病死率的关键在于预防。最有效的预防措施是避免高温(高湿)及不通风的环境,减少和避免中暑发生的危险因素,保证充分的休息时间,避免脱水的发生。

高温天气,不论运动量大小都要增加水分摄入,不要等到口渴了才喝水。当你口渴时,身体很可能已经处于缺水状态。如果已经大量出汗,因汗水导致电解质大量流失,此时不可单纯补充水分,还需要补充电解质,否则可能发生稀释性低钠血症。

陈鸣表示,对于热射病,预防比救治更加重要。一旦发现有人疑患热射病时,应尽快拨打急救电话,并在医护人员到达前给患者迅速降温。降温时应迅速脱离高温环境,并使用风扇或空调、冰水擦浴等进行体表降温,神志清醒者饮冰水进行体内降温,尽快将体温降至39℃以下。患者转运途中应持续监测体温,并有效降温。

王娟 宗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