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在包里揣本书
吴梅芳
本文字数:817
崇尚简约的我,肩上每天挂个布包,包里揣本书。这本书跟着我上班,跟着我出差,跟着我旅行。也许有时候很忙,根本没时间读,但我习惯揣本书在包里。这个习惯是什么时候养成的,也不记得了。所以我不用皮包,而是用布包,两根带子挂在肩上毫不费力。
当上班有空闲的时候,就拿出书来读。遇到好的句子,记在本子上。出差或旅行的晚上,睡觉前,也喜欢读会儿书,读着读着,瞌睡来时,就丢下书睡觉。
有一次,我带着县里的草把龙灯到江西石城县参加一个全国性的会演。在工作的空隙里,我拿出包里的书来读。一个玩龙灯的中年人问我:“你看过的书都记得吗?”我说:“大多不记得。”他说:“不记得读它干什么!还累眼睛。”我说:“读过的书会成为我身体的一部分啊,就像吃过的饭,都长成了身上的肉。”
是的,我确信,读过的书,虽然不全部记得,但它的营养早已融入骨血,滋养着我们的灵魂。养成随时读书的习惯,就像鸟儿飞过天空,虽然转瞬没有踪影,但它的羽毛已沾上了空中的灰尘。
胡适说:“为什么要读书?有三点可以讲:第一,因为书是过去已经知道的知识学问和经验的一种记录,我们读书便是要接受这人类的遗产;第二,为要读书而读书,读了书便可以多读书;第三,读书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困难,应付环境,并可获得思想材料的来源。”
有人说:我读了书,最终还是归于平凡,没有意义。并非如此。书读多了,都沉淀在气质中,在平时的言谈举止中,自然流露出儒雅的风范。所以古人说:腹有诗书气自华。
至于“读了书便可以多读书”,仔细想想,也有深意。当你读完一本书的时候,觉得很有收获,就想再读一本书。书越读越多,认知水平越来越高,在生活中遇到问题时,思考就会更全面,从而找到更好的解决办法。
读书和不读书的最大差别,就是思想的差别。不读书就像没吃饱饭一样,精神上是饥饿的。而坚持读书,灵魂深处就有愉悦感。
肩上挎个布包,我不在意世人的目光,因为包里揣着一本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脚步丈量不到的地方,文字可以;眼睛看不到的地方,读书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