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关注岁月的馈赠,避开生活的“皱纹”
本文字数:1810
这是一本鼓舞人心的回忆录,它基于开创性研究成果。作者贾尼斯是畅销书作家、知名记者,拥有令人称羡的生活,但仍然充满抱怨。为了改变现状,贾尼斯用一年的时间书写感恩日记,以感恩之心对待生活,发自内心的感恩,触发了其内心革命,于是获得了看待世界的新视角。
《感恩日记》([美] 贾尼斯·卡普兰/著,张淼/译,新世界出版社2020年3月版)
回家之后,我开始制订这一年的感恩计划。我的本职是记者,于是立马想到把感恩作为研究对象。每个月,我会集中关注一个领域,如丈夫、家庭、朋友、工作,我要成为自己的社会科学家。我想看看,当我对身边的人和事心怀感恩时会发生什么。我不会潦草调查,而是搜集尽可能多的信息,并跟进、记录、报道所见所得。
我会向专家和心理学家咨询,并且阅读哲学家、心理学家及神学家撰写的书籍。罗马哲学家西塞罗说过:感恩不仅是最好的美德,也是其他美德的源头。如果这句话是真的,那么我的新年计划会让我变得更诚实、更有勇气,以及更慷慨吗?
接下来的几天,当我告诉人们我的感恩计划时,他们都朝我会意点头。很多人告诉我,他们也想变得更加感恩,希望能对生活怀抱更美好的憧憬。但是,我感觉大部分人在这方面做得并不怎么好。
我分别问了好几个人这个问题:“当然,你的生活很棒,但是,上周二晚上当你离开办公室的时候,你有多感恩?”他们听完问题后都尴尬地笑了,其中一人甚至问我:“你怎么知道我上周二干了什么?”我不是巫师,但我知道,就算我问的是“上周一”,也会唤起他同样不愉快的回忆。
退一步看生活,我们才更容易对拥有的一切心怀感恩。当一头扎进琐碎的生活,面对气人的客户、粗鲁的老板及孩子学校里的“头虱爆发事件”时,我们就会渐渐迷失自我。
我最近进行的一项由约翰·邓普顿基金会资助的研究,让我明白了这种矛盾。这项研究表明,我们大部分人都掉入了巨大的感恩断层。我们知道应该感恩,但总有些事情阻碍着我们真的这样做。调查发现,94%的美国人认为,感恩生活的人内心更加满足,生活更加充实。但只有不足50%的被调查者表示他们会定期表达感恩。
即使你不是数学天才,也一定看得出这些数字之间的不合理。既然明白有些东西可以让我们更加满足,为什么不努力试试呢?这就像是,尽管大部分人都看到球场中央放着一块神奇的幸福宝石,但竟然有50%的人懒得走过去拾起它。而且,我就是其中一个:始终围着球场奔跑,却从不靠近它。我知道宝石就在那里,它也一直在我脑海里徘徊,但仿佛始终有一道无形的屏障阻碍我走上前去把它拾起。
要不是巴纳比·马什在几年前和我聊起感恩,我可能永远不会关注这个话题。巴纳比·马什是约翰·邓普顿基金会的一名高管,我和他初次见面是在一场慈善晚宴上,他坐在我旁边。几个月后,马什邀请我参加一场精致的下午茶会,并探讨基金会资助的几个项目。
在那不久前,我刚离开杂志社,正感觉自己与这个世界有点儿格格不入。但是当马什提到“感恩”这个词时,我立马抬起头来。相比怨恨、愤怒和生气,“感恩”听起来真的不错。我表示愿意对感恩做更深入的了解,于是建议进行上面所说的感恩研究。下午茶结束时,我的心态已经焕然一新,并已经开始懂得对黄瓜三明治表示感激。
随着调查研究的深入,我很快意识到,感恩不同于快乐,感恩能让人们产生更深的共鸣。当一些美好的事情发生时,大部分人会感到愉快,比如,收到朋友送来的鲜花,或是在公园里度过一个悠闲轻松的下午。但这些时刻也是脆弱和短暂的,单薄的愉快留不下一片云彩。
相反,感恩不依赖于任何具体的事件,所以它是持久的,而且不会被突如其来的变化或逆境影响。感恩需要我们积极地投入情感,切切实实地停下来感受、体验这种情感,而不是被动地“完成它”。所以,感恩创造了内心的富足,伴随我们穿越一切的顺境和逆境。
这些年来,我的事业涉及三个领域:电视、杂志和书籍。我制作网络节目,其中一些有幸受到特别的关注和喜爱;担任当年美国发行量最大的杂志——《大观杂志》的主编;撰写了十几部小说,其中有几部登上了畅销榜。尽管我的履历表越来越光鲜充实,但没有一项成绩足以让我停下来说一句:“我终于做到了!”要在工作中取得成功,就意味着不断向前冲。实现一个目标之后,前面还会有另一个在等着你。而感恩的态度与此不同,它教会我们享受此刻,不为接下来要走的路烦恼。
学会欣赏已经拥有的东西并不容易。我们很容易看着别人,羡慕他们是多么幸运,想着“如果我能拥有他们的人生和成功该有多好”。但我们眼中的别人和别人真实的模样往往不太相同。
(选自《感恩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