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一枝梅香
本文字数:1182
袁 敏
甲辰元宵节前,受文友邀请参加一个雅集活动。连续几场雨雪,气温下降,天空短暂地放晴,此时,临近傍晚,又飘起了雪花。活动场地在城北公园内的逍遥厅。室内没有空调,风雪从门窗的缝隙处钻进来,还是有点冷。天气寒冷却挡不住友人们的热情。善画梅花的陈画家早早备好了笔墨和小笺,即兴创作,画笔在宣纸上熟练地勾、勒、点晕染,一枝梅花便跃然纸上,娇艳生动。雪增梅趣,画添诗韵,引发热情豪兴,有人作诗吟诵起来。
这次雅集是以“踏雪寻梅”为主题绘画作文。春风料峭,似乎只有凌寒绽开的梅才能唤起大家踏雪寻花的兴致。梅花不仅开在雪中、画中、诗中,更是开在爱梅人的心中。它不畏严寒,是东风第一枝的勇士,敢于挑战冰雪,凛然不惧,以饱满的生命力迎向春天,珍惜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光。正因如此,才愈发博得人喜爱和赞赏。
梅花不是遁世的隐者,它是开在烟火红尘中的花。有色有香,有情有味。
父母院子里有几株老梅。冬日,梅花傲然绽放,用一树淡黄清幽的花朵,装扮着庭院。那粗大的根节、苍劲的枝条,在深冬的寒风中屹然挺立,透着一股不屈的坚忍。
父亲年轻时喜爱书法,写得一手漂亮的毛笔小楷。闲暇时,他会把书桌搬到梅树下研墨挥毫。临近旧历年,父亲开始准备写春联。家中笔墨是常备的,只需买来红色的对联纸,按大小裁剪好了就可动手写。有邻居来请父亲帮写春联,总会对院子里的梅夸上几句。我读小学时,些许认得点字,看到父亲写的对联中有“松竹梅岁寒三友,桃李杏春风一家”的对子,虽然还不太明白其中含义,但上面有个“梅”字,家中又有梅树,便心生欢喜,央求把这副对联贴在我的房门上。读中学后,房门上的对联便是我自己写了,且每年的对联中都会有梅,这也是源于对梅的喜爱哩。父亲时常夸赞我写得比他好,现在想来,那大概是对我的一种激励吧。
天气晴朗时,梅花开得越发稠密,香味浓郁。母亲坐在院子里晒太阳,手里拾掇些家务,剥花生、拣豆子啥的。蝴蝶犬大黄也趴在母亲身边晒太阳,有时会撒欢似地跑到梅树下,嗅一嗅凋落下的花瓣。
过午,母亲忙着做晚饭,说要做梅花小饼吃。梅花小饼里并无梅花,是用发酵过的面粉和加了糖的红豆泥做成的,只不过是外形像梅花,一瓣瓣洁白的面团中点缀着紫红色的豆泥,很是养眼。蒸好后仿若盛开的梅花,散发着一股好闻的甜香,非常精致可口。
平常的日子,恬静而平淡。就像花开花落,兀自不惊的梅,淡泊名利,无欲无求的。这何尝不是一种满足与幸福呢?
总以为这样的日月是长长久久的。不承想,后来一次搬迁,生长了几十年的老梅无法安置新居,虽然满怀不舍,终究是无奈送了人,再后来大黄也走丢了。数月前,因一场意外,父亲重病入院,至今卧床不起,沉疴绵惙,几近没有意识。
户外的梅花已陆续开放,走过冰雪的梅将美丽绽放得如此纯粹。顽强如斯,朵朵芳香迎接着灿烂春光。我想撷取一枝梅花,送于父亲的病床前,不知雅淡的梅香能否唤醒他的意识?能否唤醒一生爱梅种梅的他那沉睡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