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让传统文化为古街增量赋能

    本文字数:904

耿银平

千年古街如何重焕新生,浙江省乐清市乐成街道邀请专家人才及村社中青班优秀学员、流动党员等20余人走访乐清北大街,为历史文化街区改造提升支招献策。“可以在街区范围内分点打造小型博物馆,比如把中国人民银行乐清支行旧址建设成钱币博物馆,引入周边细纹刻纸博物馆等,留住老城记忆。”乐清市纸艺美术研究所所长周是一这样建言。

周是一的建言,投射出一种浓郁的文化情结和文化期待——在光怪陆离的现代化生活中,要想将古街打造成现代人的精神家园、经济乐园,最应该在文化保留、文化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继承方面,多下功夫。

古街发展规划,仅仅注重外在的光鲜亮丽是不够的,还应该具有温文尔雅的个人涵养、腹有诗书气自华的丰厚内蕴,以及立足当下放眼未来的豪放格局。只有外在气象、文化气象双重和谐,内外有韵,富有个性,根扎大地,发展才更有可持续性。对古街规划,人们有这样的文化期待、审美期待和发展期待,人们希望在得到视觉愉悦的同时,也能得到厚重致远的文化熏陶、源远流长的文化记忆,以及厚德载物的文化传承。从城市发展、未来发展的意义上来说,文化影响力比视觉影响力更值得记取。

文化是根、文化是魂,是不可替代、不可复制的无形资产,文化更是唯一能让人记得住且难以忘怀的历史记忆、精神记忆以及民族潜意识。唐诗宋词至今仍然镌刻在每个中国人的言行举止和精神深处,挥之不去,历久弥香。这就是文化巨大的洞穿力和影响力所在。所以,社会经济发展应该和文化发展,密切结合,相辅相成,彼此助力,走向远方。

古街,本身就是一道光灿的时光长廊,老建筑不少,而每一座建筑背后都有厚重闪光的历史,只需要在修旧如旧的基础上进行外貌修缮,合理利用,唤醒文化记忆,在这个基础上,如果能再进行创造性发展和创新性继承,且为现代化经济业态留下空白和空间,做到古老和现代的对接融合,古街肯定能古色古香而又“活色生香”。

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的富足,我们日益感受到文化特别是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巨大影响力,认识到这些释放着古色古香韵味的传统记忆和趣味才是人们的幸福源泉。所以,我们要想方设法,留住文化,留住记忆,留住现代人和古人的对话载体,为人们的快乐幸福发展赋能,为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凝魂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