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京剧名家黄孝慈与矿工心连心
本文字数:1995
40年前黄孝慈到煤矿演出时与矿工合影
黄孝慈在经典剧目《贵妃醉酒》中扮演杨玉环
在中国戏剧界,有一位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全国劳模与徐州矿工们有着深厚感情,她就是江苏省京剧院名誉院长、曾两度荣获中国戏剧最高奖“梅花奖”的黄孝慈。
德艺双馨的黄孝慈对弘扬京剧艺术、对培育弟子都倾注了满腔的热情,然而,她与矿工兄弟结下的深厚情缘却鲜为人知。近日记者登门采访京剧名家黄孝慈时,走进了她的情感世界,感受到她对矿工兄弟的大爱情怀。
演出之前,她用徐州话向矿工们问候
在漫长的演艺生涯中,京剧名家黄孝慈非常热爱广大观众,无论是部队营房、学校校园、乡村田野、工厂矿山,都留下了她激情演出的身影。而且,为让辛勤劳动的矿工兄弟也能欣赏到高雅的京剧艺术,黄孝慈曾走遍徐州各个矿区,深入矿井之下为矿工们演出。如今,黄孝慈的家中不仅珍藏着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她的照片,还珍藏着她当年在矿区演出后与矿工的合影。忆想往事,黄孝慈非常感慨地说:“我对徐州矿区的感情太深了!矿工兄弟们太辛苦、太可爱了!”
黄孝慈告诉记者,从上个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每年的秋冬季节,她都跟随江苏省京剧院慰问矿工演出队到徐州的沛县、贾汪、旗山等煤矿慰问演出,经常在深达200米的井下掘进作业区为矿工们演唱京剧。“由于我童年时代在徐州中枢街小学读过三年书,会讲徐州方言,因此每次演出之前,我用徐州话向矿工们表达问候时,他们都会觉得十分亲切,一下子就拉近了演员与矿工之间的距离。”
忆想当年为矿工兄弟们演出的情景,黄孝慈说:“矿工兄弟们对我演唱的传统京剧与现代京剧都爱听。他们有的人爱听我演唱《宇宙锋》《贵妃醉酒》《穆桂英挂帅》等传统剧目的唱段,有的人爱听我演唱《红灯记》《沙家浜》《杜鹃山》等现代京剧中的唱段,尤其爱听我扮演李铁梅演唱的《都有一颗红亮的心》。”
有一次到矿区慰问演出结束后,矿区领导对黄孝慈说:“你们到矿区来慰问演出,我和矿工们都非常高兴。因为你们来慰问演出一次,比我们做多少次思想工作都有效果。”当时听到矿区领导讲的这一番话,想到每次分手时矿工们都会说:“欢迎下次再来。”黄孝慈心里想,矿工们的文化生活太缺乏了。
她曾眼含泪水为矿工们演唱
到矿区演出有一件往事令黄孝慈非常难忘。她记得,那是1976年1月8日下午,在徐州矿务局礼堂准备为矿工们演出现代京剧《杜鹃山》,她扮演柯湘,当时刚化好妆突然接到江苏省京剧院书记王培基的电话通知:“小黄,周总理逝世了,今天的戏不要演了。”黄孝慈说:“听说周总理逝世,我心里咯噔一下,泪水顿时就流下来了。”当时,黄孝慈的脑海中浮现出1964年6月周总理在北京工人俱乐部观看她表演《耕耘初记》之后登台接见她的情景,黄孝慈记得周总理曾握着她的手亲切地叮嘱道:“小黄,你很年轻,很会演戏,将来一定要做一名好演员。”在回顾周总理的谆谆教导时,黄孝慈心中默默地在与总理对话:“敬爱的周总理:惊闻您逝世,我的心情非常悲痛!最近我正在徐州慰问矿工。您希望我做一名好演员,我永远不会辜负您的殷切希望。”
黄孝慈与矿工的感情太深厚,曾经眼含泪水为矿工们演唱。她回忆道:“1968年的一天,一位矿工的家属为丈夫送饭,我注意到这位家属拎的篮子里就是几块面饼,也没有什么菜。当时我心想:矿工们在井下劳动那么劳累、那么艰险,却吃不到什么好饭好菜,心中感到很难受。我还注意到那位矿工在吃妻子送来的面饼时因为太饿了,手上沾满煤灰却来不及冼,就将手握成拳头,将面饼放在拳头上大口大口地吃起来。每当我为矿工们演唱京剧时,一想起见到的这一幕,就会泪水盈眶。”
“矿工朋友永远值得敬佩”
黄孝慈在矿区演出期间住在矿区招待所,吃在矿区的职工食堂,因此她对矿工的生活习惯有着更多的了解。黄孝慈在职工食堂吃饭时发现了一种特殊现象,她注意到矿工们一旦从井下上来后都爱喝酒、爱唱歌。她说:“我曾经好奇地问过几位矿工,你们为什么从井下上来后都爱喝酒?爱唱歌?他们的回答是,我们喝酒与唱歌,是为了庆贺自己的平安!”听了矿工兄弟们如此解释,黄孝慈更爱听到他们干杯时用酒瓶撞击的响声,也更爱听他们喝酒时高声吼出的响亮歌声!
许多年来,黄孝慈始终忘不了矿工们在井下劳动的艰辛,忘不了矿工们从井下上来后喝酒与唱歌庆贺自己平安的情景。她满怀深情地说:“我时常会想,矿工兄弟们为了给我们大家带来光明,每天在井下采煤冒着多么大的风险,我们怎么能不为他们好好服务呢?因此每次到矿区演出,无论矿工兄弟们要求我唱什么戏、唱几段,我都会满足他们的要求!”
在采访即将结束前,黄孝慈表示很想通过《江苏工人报》向广大矿工朋友们表达真诚地问候。她说:“我曾经到徐州大大小小的煤矿慰问演出的情景,如今依然历历在目。矿工朋友们,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在想念着你们。我虽然今年已73岁了,但是多么希望再有机会到矿区、到井下掘进面为你们演出,多么期盼能有更多的文艺作品以矿工为主题,讴歌你们辛勤劳动、无私奉献的精神。矿工朋友永远值得敬佩!”
记者 汤雅洪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