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江苏“三打”专项行动查办涉水违法案件2969件
本文字数:780
本报讯(记者 万森 赵叶舟)12月7日下午,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江苏省打击危险废物非法处置、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和废水偷排直排环境违法犯罪专项行动(“三打”专项行动)工作开展相关情况。据悉,2021年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我省共查办涉危险废物违法案件2119件,其中联合侦办涉刑案件510件;查办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违法案件489件,其中联合侦办涉刑案件66件;查办涉水违法案件2969件,其中联合侦办涉刑案件370件。
2021年以来,省生态环境厅、省人民检察院、省公安厅结合我省实际,发挥各自专业优势,深化联动配合,始终保持对污染环境违法犯罪行为的高压态势,查办了一批新型、疑难复杂的重特大案件,案件查办质效位居全国前列。不过,江苏省生态环境厅二级巡视员、执法监督局局长崔恒武表示,当前生态环境仍面临严峻复杂的形势,违法犯罪行为具有趋向更加隐蔽化、链条化、科技化等特点。从涉案类型看,危废涉刑案件占比最重,此类案件具有成分复杂、鉴定周期长,上游企业数量多、溯源难度大等特点,危废非法处置倾倒不同于废水、废气偷排案件,犯罪现场污染程度深,环境损害难以根除,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涉危废案件仍将频发高发。从作案手法看,自动监测数据造假污染环境案件具有犯罪嫌疑人专业水平高,反侦察意识强、作案时间跨度大、次数多,证据梳理固定难等特点,作案手法逐渐向更隐蔽化、更专业化的方向演变。从实施主体看,污染环境违法犯罪案件呈现点多线长,且链条化、跨行业的多元主体特征,侦办工作应按照“全环节、全要素、全链条”的要求,坚持头尾中间一起查、上中下游一起打,追根溯源、循线深挖。
记者了解到,“三打”专项行动期间,我省三部门紧密配合,始终保持主动进攻态势,突出重点、强化措施、全力推进,集中侦破一批污染环境犯罪案件,依法严惩一批犯罪分子,形成有力震慑。通过打击整治,以打促防、以打促管效果初步显现,今年以来发案数量同比降低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