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当年采菱事

    本文字数:954

董柏云

我下乡支农时,有过一次采菱的真切体验,至今难以忘怀。

刚到农村没几天,正好赶上采菱的活儿。说起采菱,还有一个小插曲。师傅划着一只小船,我识水性,便自告奋勇地要当一会“船头脑”。师傅把划桨递给我,我用力划,这船就是不听使唤,在河面上原地打转。见状,师傅教我“撬牢!”这一撬,果真灵念,船头朝右;喊“挖牢!”船头朝左。这一撬一挖地向前划着,船儿稳稳地向前方驶去。可以说,是这次采菱,我学会了划船。

此时,生产队的几只小划船驶进菱区。船在菱蔓内,只得以手臂当桨,把船划进翠绿的菱蔓之间,菱叶密密匝匝,紧贴于水面,把船紧紧地围着。我顺手翻过一棵葵花盘一样的菱盘,一只只菱角青中带红,如同元宝似的结在菱叶间,有的还从水面探出半个脑袋。成熟的菱角长成了壮实饱满深红色的大元宝,甚是好看。我与师傅坐在船的两侧,左右开弓,采摘菱角。半天下来,船舱内堆积了不少的菱角。这些菱角统一交给队里,分配给社员。

刚采摘的菱角,色彩鲜艳,剥去外壳,是一块洁白如玉的菱肉,放在嘴里轻轻一咬,嫩嫩的脆脆的,还带着甜甜的味道,既好吃,又解渴。后来,听师傅讲,因河面太阔,又遭病虫害,影响收成,队里种菱、采菱也是最后一次。

采菱,让我想起儿时做菱角哨的趣事。每到采菱时节,市区西小河常有划着小船的农夫,沿河吆喝着:“大菱!大菱!”这时,母亲总会拿着竹篮到河埠头买菱。傍晚,餐桌上盛着满满一碗四角老菱,煮熟后呈青灰色。趁机,我会挑一只最老的,用来做菱角哨。用锥子从老菱中间的突起处开个小圆洞,再在菱的腹部中间处开个小方孔,这样一点一点地掏空菱肉,然后取来竹节内的薄膜,贴于小方口上。这时,小伙伴们都玩这种小玩意儿,坐在门槛上,一个个用嘴唇凑近小圆孔,撅着嘴用力地吹,空菱便发出响亮的“嘟嘟”声。一时,台门斗里成了一场亮丽的音乐盛会。

在物资匮乏、生活清贫的年代,煮熟的菱角是一种充饥物,也是一种下酒菜。有时,连不嗜酒的父亲,也会就着香甜的菱角喝上一小盅酒。当然,除了这些,母亲也会变着法儿做成“咸菜烧菱肉”“菱肉炒茭白”之类的下饭菜。用菱肉做的菜,不管是喝稀饭,还是吃泡饭,都是难得的开胃菜。

古人认为,菱角有补五脏、生津止渴、解暑解丹毒、解伤寒积热等功效,甚至还有轻身的功能。当然,这里的“轻身”,指的是减肥健美作用,是当下很多人首选的绿色健康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