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术前必须要做CTA吗?热播剧《问心》引发争议
本文字数:1583
前不久热播的医疗剧《问心》中,有段剧情讲一位患者的主动脉夹层快破裂了,心外科医生生死关头跳过主动脉CTA(非创伤性血管成像)检查,急诊上台手术,引发热议。在手术前必须要做CTA吗?如何兼顾手术的快速和安全?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南医大二附院)副院长、心血管中心主任李庆国表示,对于主动脉夹层的病人来说,时间就是生命,以挽救病人的生命为第一,这才是金标准。为了做到这一点,南医大二附院心血管中心建立了主动脉夹层绿色通道,在技术上则不断突破创新,真正实现了一切以病人为中心。
以挽救病人的生命为第一,这才是金标准
李庆国介绍,主动脉是直接从心脏的左心室发出、最粗大的动脉,是人体整个动脉系统的源头。主动脉夹层是由于各种病因,导致主动脉壁压力增加或结构变化,血管内膜出现破口,在高速、高压血流冲击下,内膜与中膜分离,血液注入,形成“假腔”。这是一种有致命危险的危重疾病,其中最危险的就是A型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夹层患者在手术前必须要做CTA吗?李庆国表示,诊断主动脉夹层的方式有很多种,包括磁共振、CTA、主动脉造影、心脏超声等,而CTA只是其中一种。“主动脉夹层病情凶险,时间就是生命。救治时间每降低半小时,就能降低0.5%的死亡风险,面对病人,以挽救病人的生命为第一,这才是金标准。我们每年都能接诊几例这样的病人,他们虽然没有做CTA,但是只要其它的诊断方式能确诊是主动脉夹层,情况危急,就直接可以从急诊室到手术室进行开刀了。”他说,王先生(化姓)就是最近他们抢救成功的一名患者。
突发主动脉夹层,绿色通道紧急手术救了他
近日,王先生凌晨睡梦中突发剧烈胸痛、呼吸困难,被120送到当地医院,当医生准备做CTA时,王先生突发心脏骤停3分钟,经过按压抢救过来,后心包穿刺显示有心包积液,心脏超声提示主动脉夹层,当地医院紧急联系了南医大二附院心血管中心。
医院接到消息后,立刻启动了主动脉夹层绿色通道。患者主动脉夹层有心包积液发生过心脏骤停,主动脉随时破裂的可能性极大,如果按照常规来到医院检查主动脉CTA,极有可能等不到上台的机会就破了。为了兼顾速度与安全,当天12:45患者一到南医大二附院位于迈皋桥院区的心血管中心,提前严阵以待的超声医生孙晓艳和吕晓凤立即检查超声,确定A型主动脉夹层。
患者夹层快要破裂了,需要立刻手术,不急诊过床,不入监护室病房,患者躺在120担架车上从急诊室直接送到手术室。接力棒传给了早已等候在手术室门口的主刀医生王波、麻醉医生姚昊和医生周懿。13:05患者入手术室,麻醉中,13:10患者心跳呼吸骤停,立即一边心肺复苏,一边建立体外循环,13:20开始手术,20:55回监护室。目前,王先生正在监护室恢复过程中。
术后10分钟拔管,新技术助力患者快速康复
无独有偶,10月22日凌晨6时,颜先生(化姓)起床后出现四肢无力,手脚麻木症状,在当地市人民医院确诊为A型主动脉夹层。当天13时55分被转到南医大二附院迈皋桥新院区的急诊,因为有绿色通道,患者实现了“到院即入院”。
手术过程中,李庆国运用David(保留瓣膜主动脉根部置换术)这一先进术式为患者保留了自体的主动脉瓣,从而避免了患者终身服用抗凝药以及人工生物瓣膜老化的问题,最大程度改善了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在手术团队、麻醉体外循环团队以及护理团队的共同努力下,麻醉科医生姚昊在术后10分钟就拔除了气管插管,恢复自主呼吸,手术后第二天即转出ICU。这也是南医大二附院心血管中心今年第四例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实施ERAS理念下的“麻醉快通道技术”。
李庆国介绍,麻醉快通道技术是在保证患者生命体征安全和呼吸功能良好的前提下,维持深麻醉状态进行拔管,是舒适化医疗理念指导下推行的高级拔管技术,它可以让患者在手术后迅速恢复自主呼吸。
据了解,目前该技术主要应用于少数简单心脏手术,南医大二附院心血管中心在充分评估下,率先将该技术应用于重大的心脏手术患者中。对于大血管手术快通道拔管,在中心已做到常规评估,能拔尽拔,从而加快患者恢复,大幅度减少痛苦感受。
张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