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忆恩师

陈海燕 狄俊

    本文字数:1312

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李洪甫教授就是其中一位。忆昔经年求学时,李教授头发虽渐稀渐白,却愈显矍铄,谈吐儒雅不失威严。我一直铭记着李教授教我们旅游审美感受的三重境界:悦耳悦目,悦心悦意,悦志悦神。其实,听李教授讲课,何尝不是这“三重境界”?

授课时,李洪甫教授声音洪亮,说到精彩处,精练严谨有趣味,如行云流水,同学们无不陶醉其中,瞬间悦耳悦目。先生双眼炯炯有神。每个同学都觉深邃的目光似乎屡次在注视自己,一遇明亮严厉而充满期望的眼神,往往收视反听,耽思傍讯,对先生讲授的课程内容感受更丰富深化,为讲解散发出的智慧光芒而折服,顿觉悦心悦意,精骛八极,心游万仞矣。我觉得先生授课,犹如中国书画,擅“布白”。先生在课堂上列举的翔实资料和精彩讲解之外,留有为数不多的作业就是“布白”,这常常是授课最生动最有特质的部分,总让我们发挥无限的再创造去追求超越。

先生治学“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长期研究《西游记》,已达半个世纪,先后出版数本涉及《西游记》研究的相关书籍,受到了全国学术界的一致肯定和较好赞誉。1977年的著作《云台山、吴承恩与〈西游记〉》是国内外《西游记》学界首篇考证《西游记》故事主要背景花果山的专论文字,2009年被辑入展示西游记百年研究成果的《20世纪西游记研究》。连云港云台山西游故事背景原型的学术地位,获得在1982年召开的全国首届《西游记》研讨会与会128名“西游学”专家广泛的认同。用10年的时间收集、审读和研究太平洋沿岸岩画中的典型性精品,撰写了著名的学术专著《太平洋岩画——人类最古老的民俗文化遗迹》。

先生治学严谨,是全国社科规划项目“《西游记》校点整理”责任人,经多年的爬梳整理,对420年来历代流传的《西游记》版本做了一次全面的整理、勘误、注释和修订,更正的校记1万多条45万字,重新整理出“最完善、最权威的《西游记》”。严谨、大体量地恢复了明代《西游记》的原生态,是全国整个研究《西游记》学术界的最高最新成果的重要体现,也是《西游记》研究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最新整理校注本西游记》(学术版和普及版“双版”),成为学界权威版本。全国社科规划评价为:“这一具有重要学术意义、时代意义和世界意义的文化工程出版,是影响深远的文坛盛事。”今年8月2日,该书成为国家版本馆首批版本捐赠入藏的著作之一。

生活中的李教授和蔼可亲、慈祥有加,温暖着我们每个人。先生是极辛苦的,除了备课、讲课、批改作业、著书立说,还为我们自编古技艺课程,带着我们游学连云港并撰写导游词,他渊博的学识让我们获益良多。先生发自内心的善良,诲人不倦的爱心,待人处世的宽容,解决问题的睿智,为我们指点迷津、化解心事,都在言传身教影响着我们。毕业后的25年期间,我们也经常和先生互通工作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连云海港系神思,而今只余音容在。先生于2023年8月18日4时10分因病逝世,享年80岁。一位给先生治过病的医生留言:李老先生的著作,字里行间一派大家风范,严谨且端正,今闻老先生因病去世,深感惋惜,叹世间大家又少一位,做学问者当如李老先生,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倏忽月余,先生醇厚慈祥的声音常响在我们耳畔,先生授业解惑的场景常浮现在我们眼前,我们当永记先生对我们孜孜不倦的教诲,感恩李教授。先生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