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妻子的嫁妆

王乃化

    本文字数:1215

妻子嫁到我家时,岳父母给她置办的嫁妆有三件:缝纫机,手表,还有一件就是书橱。这在当时农村“三转一响”(缝纫机、手表、自行车、录音机)嫁女儿的普遍行情下显得很另类。书橱高大约180公分,宽约150公分,厚约50公分。分三层:上面两层是敞开着的,最下面一层左右两边各有一个门,可以开关。淡黄色的外表刷着木质条纹。这个书橱是我家的第一个木制家具,也是我的记忆中第一次有了“书橱”这一概念。

妻子为何要舍弃自行车不要,却要一个放在家中既不能吃也不能喝,且没有多大实用价值的书橱呢?这美观吗?绝对不是,放在不大的婚房中,还占据一定的空间。是妻子酷爱读书吗?也不是。我曾私下里问过妻子:人家嫁女儿都有自行车,你为何选择书橱呢?是书橱比自行车便宜吗?妻子告诉我:岳父说,教书的人家哪能没有书橱呢?

我们夫妻都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当时的合同教师。在四十年前算是值得令人羡慕的事。虽然我们都只是初中毕业,但在当时也算是有文化的人,且从事教师这一职业。后来儿子长大成人找对象时,亲家还总是开玩笑地说我们家是书香门第。其实只要把我们家往上数两代,就找不出一个识字的人来。

我的祖父是一个字不识的。大伯、二伯、大姑、二姑都是目不识丁之人。只有我的父亲,因为是姊妹中的老小,才有机会上过一段学堂,而且是连初中都没毕业。

因为家境贫寒,兄弟姐妹连上学的机会都很少,哪来的钱买书呢?记忆中从来就没有“书橱”这个概念。在我的兄妹三人中,大妹读到小学三年级就辍学了,二妹只读了小学一年级。因为我是家中的男孩,在父母望子成龙的心态中,我磕磕碰碰地读完初中,高中只上了一学期就辍学,后来当上了一名小学教师。用我奶奶的话说,是她给祖宗烧了高香,才有这么个好运降到了我的头上。

儿子五六岁的时候,我家里生活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我们夫妻意识到子女教育的重要性,时不时地就给儿子购买一些玩具,同时也买了一些如何教育孩子方面的书,还有一些儿童读物。儿子每次玩完后,我们就告诉他把玩具整理好,放进书橱的最底层。中间一层放的是儿子看的书。我们夫妻平时看的书放在最上面。直到儿子小学毕业,不大的书橱才不是那么空荡荡的,里面放的大多是儿子上学时留下的课本和我参加中师函授的课本。这时的书橱才有了它的用武之地,体现了它应有的价值。要不看完的书只能放在废旧的纸箱里受潮变霉。

如今,我们已经居住在县城里。书橱随我们进了县城。虽然搬了两次家,婚后陆陆续续添置的一些家具,大多送人或当废品卖掉。唯一没有被卖掉的旧家具就是书橱。儿子多次要把书橱清理出去,但都被我们制止了。不仅仅因为书橱是妻子的嫁妆,更重要的是它见证了我们夫妻三十四年的幸福婚姻,承载了我的梦想,记录了我从一名初中毕业生蜕变成自学大专毕业生的艰辛的奋斗历程。

我把三十多年来读过的书,按类整理好放在书橱里,还经常拿鸡毛掸子拂去上面的灰尘。闲暇时,坐在书橱边翻翻各类书籍,不时地给自己充充电。书橱不仅是我们家庭的一部分,也早已成为我们生活的一个必不可少的老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