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苏东坡的山水情缘
本文字数:2109
欧阳军
东坡居士的平生足迹所至,西到陕西凤翔,东达江苏吴江,北抵河北定县,南临海南岛昌化,故他又是一位旅行家,一位擅长形象描绘和充满灵气的艺术大师。他的旅游观赏作品,风格多样;例如,写杭州钱塘江“鲲鹏水击三千里,组练长驱十万夫”,何等的气势豪放;“海上涛头一线来,楼前指顾雪成堆”,又是何等的简洁明快。真是千姿百态,令人击节赞赏。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历代赞美西湖的诗赋多得不可胜数,苏东坡的这首绝句无疑是绝妙的佳作。杭州西湖风光,在苏东坡笔下,无论是丽缛铺陈、委婉曲折的细腻手法,还是简洁明快、一泻无余的白描速写,也不管是含蓄的笔触,或者是雄浑豪放的风格,都显得真切感人,不同凡响。
苏东坡在朝廷中备受排挤,孤寂之感充溢胸间。当他早先来到杭州时,对西湖诸峰,最初着眼的就是孤山寺、飞来峰。他着力于“孤”的意念,写下了“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孤”的诗句。这是山水美学中“心”和“境”,即主观意念与欣赏客体之间的合而为一。
在苏东坡46岁生日的前几天,他写过一篇极短的游记,名为《记承天寺夜游》,,全文如下:“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综观苏东坡一生的游记作品,这篇文章要算是最短的游记了。时间、地点、人物活动、景物描写和感情抒发,这几项游记的要素,都包括在几行短短的文字中了。作者宦途经历上的不得志,心情抑郁,寄情山水,无限感慨,只通过一个“闲”字,强烈地表现了出来。而从旅游美学的角度看,东坡作品的耐人寻味处,正在于作者的独出机杼的灵气和生趣。
说到灵气和生趣,这种近似于智者妙理式的文字,人们最容易想到苏东坡游庐山时所写的《题西林寺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首诗写的是具体特殊的庐山形象,诗中洋溢着诗人因庐山美景而引起的惊奇赞美之情,却又蕴含着普遍、抽象的哲理。
苏东坡的山水作品中,似乎更多的机智妙趣是表现在水的描绘。例如《慈湖夹阻风五首》其一和其五:捍索桅竿立啸空,篙师酣寝浪花中。故应菅蒯知心腹,弱缆能争万里风。卧看落月横千丈,起唤清风得半帆。且并水村欹侧过,人间何处不峻岩。
写的是诗人被贬南行途中的小景。东坡把船上的弱缆同风浪的抗争,与自己在人生道路上的搏斗联系在一起,又把狭曲折、暗礁四伏的水路,同现实人生道路的险恶联系在一起。通过这种联系,山水自然景象便上升为对于人生的哲理概括。“且并水村欹侧过,人间何处不峻岩”,揭示出封建社会里一切正直的知识分子人生道路的崎岖险阻。“故应菅蒯知心腹,弱缆能争万里风”,表现了作者不畏险阻、敢于抗争的人生态度。苏东坡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所谓智者乐水的典范。
古人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据《韩诗外传》解释说:“夫山者,万物之所瞻仰也,草木生蔫,万物植焉,飞鸟集焉,走兽林焉,四方益取与焉。出云导风从乎天地之间。天地以成,国家以宁。此仁者所以乐于山也。”这就是说山能生养万物,使国家安宁,好比君子之德。而解释为什么智者乐水时,则说:“夫水者,缘理而行,不遗小间,似有智者;动而下之,似有礼者;蹈深不疑,似有勇者;漳沆而清,似知命者;历险致远,卒成不毁,似有德者。天地以成,群物以生,国家以宁,万事以平,品物以正,此智者所以乐水也。”就这样,水的流动、汇聚、跌落、静澄、奔流不息,被人格化地比作君子的智、礼、勇、知命、德等好多种品格。从孔子《论语》开始以山比德、以水比智的观点,对历史上中国山水审美观有重大影响。
事实上,旅游生活也确实离不开山水,名川大江,历来是诗人画家抒发灵感的主题。秀丽的河道,奔腾的急流,迷人的瀑布,在妙笔生花的诗人画家手下呈现着千姿百态的魅力,给人以美的享受。
“束江崖欲合,漱石水多漩”。这是宋代诗人范成大描写雄险幽深的巫峡所留下的令人惊叹的诗句。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诗中虽然没有直接描写三峡水流的湍急,江道的狭窄惊险和两岸耸立的高山,但那奔腾汹涌一泻千里的水势给人以格外深刻的印象。现今在长江旅游顺流而下时,游赏三峡的人们往往情不自禁地去寻觅李白这首诗的意境,无不为其极大的艺术感染力所折服。
智者乐水,除了将水比作君子的品格之外,当然最基本的还是离不开水的自然美的特点。静如平镜的水,动如泉涌的水,晶莹明澈的水,素淡清辉的水,这些形形色色的水之美,显然是由水的质料、形状、色彩等多种因素构成的。
关于水的美,车尔尼雪夫斯基曾写道:“水,由于它的形状而显出美。辽阔的、一平如镜的、宁静的水在我们心里产生宏伟的形象。奔腾的瀑布,它的气势是令人震惊的,它的奇怪突出的形象也是令人神往的。水,还由于它的灿烂的透明,它的淡青色的光辉而令人迷恋;水把周围的一切如画地反映出来,把这一切屈曲地摇曳着,我们看到水是第一流的写生画家。”和我国古代擅长描绘水的形象的众多艺术大师相比,这位俄国的艺术大师对于水的美学观赏同样也是启人心智、发人感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