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神台河畔

管懋晴

    本文字数:1157

天刚蒙蒙亮,神台河便苏醒了。这是建湖县城一条穿城而过的河流,因河上的神台桥而得名。神台的来历,有多种版本的民间神话传说,宋朝的“神台庵说”,明万历年间的“祭水神说”和永乐年间的“才女显灵说”,古代的“神仙架桥说”等等。

对这条河,我有一种特殊的情愫。从1970年起,我前前后后在神台河畔的3个单位工作了30多年。退休后,我喜欢每天清晨在神台河两岸散步,去寻觅往日的喧嚣,品味今日之变化。

解放前这里是野草丛生的乱坟场,建湖人称为北大荒。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这里逐步发展成建湖县最重要的工业经济走廊,并成为全县粮油、饲料、种业以及钢材、木材、煤炭等大宗物资的交易中心。

最近十年来,神台河两岸打响了城市改造的攻坚战,构建现代化园林城市新格局。站在湖中桥上,抬眼望去,满目高楼大厦,鳞次栉比,比肩而立。两岸的风光带,草木丛生,柳姿袅娜。曲径幽深的红色人行步道,若隐若现地镶嵌在凝翠吐绿的林荫中。轻风微拂,阵阵花香扑面而来,沁人心肺。河水清澈见底,碧波荡漾。滨河两岸,已建起阳光水城、东方广场、京都国际、金港湾、港汇城等20多个商住小区。沿河黑色大道,商铺林立,车来人往。河在城中流,城在河边绕,水清岸绿,水城共融,成了人们的打卡之地。

漫步神台河畔,总会有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仿佛在触摸着历史的脉搏。沿着河道向西,便是千年古镇建阳。建湖县名的“建”正是来自此处。河南岸,是南宋左丞相、抗元英雄陆秀夫的诞生地,现建有陆秀夫纪念馆。陆秀夫自幼聪明超群,才思敏捷,7岁便能诗文,19岁时考取进士,与留下传世警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同榜。1279年2月,元军攻破崖山,他不甘被敌所俘,先驱妻儿投海,后背幼帝壮烈蹈海,以死殉国。

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的雕塑作品,遍布神台河畔,这是神台河风光带的一大人文景观。通过这些精妙绝伦、工艺精湛的作品,人们可以追寻到建湖的文脉渊源。建湖县是淮剧的发源地,淮剧说的是建湖话,唱的是建湖腔。淮剧“生旦净丑”四个行当的人物雕塑,充分体现了淮剧的艺术魅力。造型各异的杂技雕塑,将杂技艺术表现得淋漓尽致,活灵活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湖杂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它与河北吴桥、山东聊城齐名,是中国杂技艺术三个半发祥地之一,以独特的文化风格和艺术技巧饮誉海内外。

建湖的工业是从手工业起步的。在群雕作品中,能够看到建湖花炮、沙庄剪刀、周庵冶炼等手工匠人的身影。建湖与湖南浏阳曾同为中国花炮之乡。鼎盛时期,全县有大、小花炮厂百余家,从业人员达5万人。建湖花炮还多次承担国家重大庆典活动的烟花燃放任务。2000年在意大利举行的第3届国际烟花大奖赛上,建湖花炮一举夺魁。

太阳从东方冉冉升起,霞光从枝叶间漏下来,就像碎金子洒了一地。汩汩东去的神台河,波光粼粼,更多了一份灵动和生机,它带着建湖人民更加美好的理想,一路奔向诗与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