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建强组织架构 建立工作体系 建立工作制度

淮安出台产业链“产改”实施方案

    本文字数:1376

本报讯(通讯员 卢克余 张强)为扎实推进全市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推动改革全面扩面提质增效,日前,新时代淮安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联席会议办公室印发《淮安产业链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提出,自2023年起,每年优选2—3家基础好、发展空间较大的产业链重点打造。到2025年实现全市重点产业链全覆盖,通过链上企业的深度融合,推进产业链产改提档升级、扩面提质。

据了解,淮安市总工会前期在部分县区开展产业链产改工作试点,结合全市产业链发展状况,出台《实施方案》,对产业链产改工作进行提升规范,明确建强组织架构、建立工作体系、建立工作制度的具体要求,旨在培育淮安“333”主导产业体系,做强“7+3”先进制造业集群,全面推进产业链产改工作,为构建具有淮安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强大的产业人才支撑。

在建强组织架构方面,强调建强产业链党组织的同时,建强产业链工会联合会和产业链产改指导站。在产业链工会联合会中,以工会融合促产业融合、带产业链增值,为产业链资源整合提供契机,促进企业间的相互联系,形成信息互通、资源共享,进而促进产业链内部的分工合作、互补互动、抱团发展,切实解决产业链职工面临的实际困难,增强广大职工对工会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同时,要求每条产业链建立1个产业链产改指导站,配备指导员、联络员、观察员、信息员,协助产改办研究制定辖区产改工作、指导产业链做好产改实施方案,定期就发现的问题进行会商会办,分析原因,提出对策等等。

在建立工作体系方面,要求建立产业工人思想教育引领、技能提升、科技创新、集体协商“四个”工作体系。在产业工人技能提升体系方面,要求探索构建产业链企业“培训、练兵、竞赛、晋级”一体化机制,激励产业工人提升本领、建功立业。比如:推动普遍开展工匠人才培育选树、名师带徒、师徒结对等活动,引导带动产业链企业自主开展技能评价、制定发布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技术标准,打通产业工人发展通道;在产业工人科技创新体系中,要求充分发挥大型企业办学特色和优势,以产业链为依托,选择具备一定基础的链主企业为筹建基地建设产业工匠学院,聘请各类导师专家入驻工匠学院组织开展研讨、交流、服务等活动,为产业创新发展造就更多工匠人才。针对产业链上下游和企业性质相近等特点,建立职工(劳模、技师)创新工作室联盟等方式,激发产业工人创新创效热情;在产业工人集体协商体系中,要求把集体协商与产业链产改有效融合,就行业工资标准、劳动定额、工时工价、奖金福利、荣誉激励等进行集体协商,推广职工技术创新专项集体合同、“能级工资”集体协商等推动各类生产要素由市场决定报酬,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

在建立工作制度方面,要求建立协调会商、重点联系、活动轮值、考核评估“四项”工作制度。其中,在协调会商中,市级建立产业链产改协调会商制度,定期召开例会和专题会议,会办链上企业、一线职工意见建议,协同推进全市产业链产改工作。在考核评估制度中,要求探索实行改革工作任务清单制、项目化推进。依托产改指导站,对产业链产改进行考核评估。产业链党委应当将产业链产改工作作为产业链工作的重要内容,纳入产业链年度工作考核体系。

与此同时,《实施方案》还要求,各地各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服务指导、宣传引导、队伍建设,形成齐抓共管工作合力,全力推动产业链产改工作走深走实、落地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