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布达佩斯大饭店》的镜头美学
本文字数:940
《布达佩斯大饭店》几乎每个镜头都可以让人感受到美学的意义。
韦斯·安德森被誉为好莱坞的童话导演。《布达佩斯大饭店》于2014年上映,荣获了第64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评审团大奖,并获得了电影界和观众的一致好评,本文浅谈一下这部电影的镜头美学。
作为一种动态的视觉性艺术,电影由无数帧画面共同组成,每一帧画面都需要构图,韦斯·安德森常用的构图手法主要有“画框感”强烈的封闭式构图与置中对称式构图两种,二者结合起来共同构成了其影片规整严密、又具有漫画般的幽默感的特征,具有夸张、怪诞的特点,形成一种连环画般的视感。置中对称式镜头是韦斯·安德森最为显著的标签。近乎于偏执的对称居中的处理方式使每一帧画面都仿佛摄影作品般带来稳定均衡、工整规矩的视觉冲击力。
《布达佩斯大饭店》这部电影不仅仅是流于表面的形式美感,而是借用这些极具代表性的美学元素来直接烘托电影的某种主题和角色在特定情境下的心境。影片开头,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座拥有哥特式建筑风格的鬼斧神工的大饭店,矗立于高大连绵的雪山之上,仿佛是一个与世隔绝的童话世界。饭店的墙体以粉色和白色为主色,庄严与温馨并存,导演为这座遗世独立的大饭店打造了最明艳的色彩和最欢快的节奏。电影的一开场就给观众以直接的视觉冲击。影片最后以黑白定格,结尾色彩瞬间转换,由鲜艳转为阴郁的黑暗色调,瞬间透露出一股浓郁的忧郁与伤感。将观众在毫无预兆的情况下,突然间拽入整部影片所彰显的文明火焰与人性光辉之中。那座屹立于雪山之中的布达佩斯大饭店成为一个逝去了的美好时代的象征,成为人类文明永远的栖息地。中世纪风格的电影令人发腻的整体色调与局部色彩也延续了韦斯·安德森“成人童话”的一贯风格。
电影的叙事结构是构成电影的最基本的框架,《布达佩斯大饭店》根据其故事内容选择了一种加工过的传统叙事结构,利用回忆的形式,通过口述利用嵌套的形式在四层叙事结构之下完成了整个故事的讲述。该片将整个故事分为五个章节,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完成五个段落章节的故事讲述,其目的就是以一种类似小说书籍的章节安排形式讲述这段传奇历史,以凸显这段历史和故事的纪实性与传奇性。同时,影片使用的四层嵌套式叙事结构,采用了讲故事的模式实现故事的推进,在还原了故事的真实感的同时,也通过故事的讲述表明了故事的虚构成分。
李聪雨